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减弱”或“增强”),造成毒品依赖。
2024-01-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2 . I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_______(选填“x”“y”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毒瘾才能真正解除。
II 当人行走时,一只脚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会引起同侧腿伸肌舒张,屈肌收缩而产生屈曲动作;同时对侧腿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产生伸展动作,使人迅速抬脚,又不会跌倒。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注:“+”表示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表示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
(4)伤害性刺激使人迅速抬脚的反射过程中,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___(选填“单”或“双”)向传导的。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电位。
(5)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膜内的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中会释放抑制性递质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该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功能相关。
2023-12-0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传递愉悦感,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DAT),也是毒品,可以使DAT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巴胺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来传递兴奋
B.DAT失去回收功能后,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浓度会增大
C.长期吸食可卡因可能会使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数量增多
D.吸食可卡因后易出现幻觉、情绪不稳、暴力或攻击行为
4 . 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B.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C.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D.药物M可能有助于失眠者改善睡眠质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其病因之一是外伤、中毒等造成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大量坏死,使脑内乙酰胆碱产生量明显减少,进而造成神经障碍。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____中,受到刺激时,由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___释放到____________,因此,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的药物,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等可使AD患者脑内的乙酰胆碱含量升高,从而用于AD的治疗。请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①实验步骤:
a.将若干只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AD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b.甲组小鼠每天饲喂适量的毒扁豆碱(溶解在缓冲液m中),乙组小鼠每天饲喂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c.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脑内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023-11-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多巴胺转运载体可以将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回收以备再利用。可卡因可抑制前膜上多巴胺转运载体的活性影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产生奖赏和依赖效应。产前可卡因暴露可导致胎儿糖代谢斋乱。实验发现,经鼻腔给予大鼠胰岛素,可降低可卡因所致的奖赏效应和运动活性,说明糖代谢紊乱与可卡因成瘾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吸食可卡因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此反射活动的完成依赖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吸食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吸食可能会导致后膜受体减少进而产生依赖
C.多巴胺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D.大鼠实验表明,胰岛素有望开发成为治疗可卡因成瘾的药物
7 . 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 Na的通透性增强
B.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体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 阻碍多巴胺回收,使大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8 . 每当高考来临,家长群里就疯传一种号称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聪明药”。其实“聪明药”(哌醋甲酯)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之所以被当作“聪明药”,是因其能兴奋神经中枢,有一定提高注意力的作用。下图表示哌醋甲酯的作用机理,请回答:

(1)如图,当神经冲动传入轴突末梢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多巴胺就会释放出来,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_____
(2)据图分析,多巴胺作用后的去路是_____﹔研究发现,ADHD的病因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有关,服用哌醋甲酯能治疗ADHD的原理可能是_____
(3)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服用哌醋甲酯会使人变聪明,相反,长期滥用哌醋甲酯还会引起短期记忆损害等副作用。由此推测,哌醋甲酯可能对人体大脑中_____区域的功能有影响。
2023-10-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巨大危害。如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而被回收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C.毒品分子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
D.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出现减少,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
2023-10-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主要作用于机体的神经系统。长期滥用可卡因会使人上瘾,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造成损伤。下图表示可卡因使人上瘾的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B.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滥用可卡因会降低多巴胺传递信息的灵敏度
D.多巴胺的释放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2023-10-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