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人体长时间不休息会产生过多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觉醒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结合会使神经元细胞膜上的K+通道开放,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咖啡具有提神功能,其中的咖啡因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产生腺苷,经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
B.腺苷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腺苷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觉醒神经元K+外流
C.咖啡因成瘾后不摄入咖啡因会持续困倦,原因可能是机体减少了腺苷的分泌
D.咖啡因能提神的原因是它竞争性地与腺苷受体结合,解除腺苷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2 .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其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一现象称为极化。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由原先的静息水平迅速减小,原先的极化状态取消,即为去极化。在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时,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发挥着重要作用。CaV通过感受轴突末梢膜电位去极化,将电信号转换为钙离子内流,从而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细胞内要高,K+浓度比细胞内要低,这是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基础。神经细胞内外Na+、K+浓度差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相应离子的____________(填物质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影响CaV运输Ca2+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
(2)因人体内运动神经元受损而导致的疾病,称为运动神经元病(MND),其一种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谷氨酸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导致神经元损伤。如图表示两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

   

据图分析,谷氨酸是一种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突触后膜上NMDA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干及图示信息,请提出两点有助于延缓MND病程进展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腺苷是一种信号分子,在睡眠调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胞外的腺苷能够显著地抑制某些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咖啡因可阻断腺苷信号通路,起到提神醒脑的功能。下图为神经元活动引发腺苷释放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刺激CA1 神经元胞体,在CA3神经元的轴突上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原因是CA3神经元是突触前神经元,CA1神经元是突触后神经元,____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L-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胞内腺苷通过腺苷转运蛋白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腺苷与____上的腺苷受体结合,引起负离子内流,从而抑制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
(3)检测发现,腺苷达到峰值的速度比谷氨酸慢很多,这能使机体较长时间处于____(填“清醒”或“疲劳”)状态;而长时间工作后,人会产生疲惫感且困意加重,原因是____
(4)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相似,喝咖啡提神醒脑的可能机理是:____从而阻断了腺苷信号通路。
2024-0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NO作为神经递质,具有疏水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如图表示NO与乙酰胆碱共同调控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生理活动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部位会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两侧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与乙酰胆碱相比,NO作为神经递质的不同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口服后可释放NO,从而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尤其是病变部位发生痉挛的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据此推测,NO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后,经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最终会引起血管壁平滑肌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低血压患者不适宜服用硝酸甘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乙酰胆碱(Ach)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在神经一肌肉间传递信息的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Ach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心律异常,临床上常使用Ca2+,通道阻滞类药物治疗该类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2+通过Ca2+通道进入细胞时需要与Ca2+通道结合
B.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不会影响突触前膜释放Ach
C.Ca2+通道阻滞类药物通过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发挥作用
D.Ach以扩散方式通过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6 . 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午,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

组别

实验步骤

1

2

3

4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

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

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用“>”“<”表示各组多巴胺阈值大小,多巴胺阈值接近用“=”表示)。
2023-1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会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是慢性心力衰竭(CHF)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心康冲剂是临床上治疗CHF的常用处方中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心康冲剂对CHF大鼠心肌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以阐明心康冲剂治疗CIF的潜在机制,其部分实验处理及检测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处理下各组大鼠相关生理指标变化

组别

处理

SNA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内径缩短率

A组

健康大鼠+生理盐水

46.29

87.7%

61.2%

B组

模型大鼠+①

166.57

49.7%

24%

C组

模型大鼠+心康冲剂

102.56

68.8%

37.9%

D组

模型大鼠+美托洛尔

87.54

67.8%

35.6

注:1.SNA为交感神经活动强度;2.心室射血分数和内径缩短率与心功能强弱呈正相关;3.美托洛尔是一种治疗CHF的西药
(1)表中①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已知去甲肾上腺素(NE)是交感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神经递质,NET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各组大鼠血清NE含量和心肌NET表达量,其结果如图所示。

血清NE含量可反映突触间隙中NE水平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结果推测,心康冲剂影响CHF心肌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验证NET对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请结合本研究相关成果提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023-1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许多有毒物质都是通过影响突触的功能来促进或抑制兴奋传递的。为探究某种蛇毒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机制,研究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大鼠的神经组织均分为4组,其中第1组神经组织浸润在生理盐水中,第2、3、4组神经组织分别浸润在含等量该种蛇毒的生理盐水中5min、10min、15min,然后给予四组神经组织中突触前神经元相同的适宜刺激,测定并记录各组神经组织的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mV)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1

75

75

2

65

55

3

50

25

4

40

0

(1)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为测定大鼠离体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电表的两个微电极应____________(填“同时放置在膜的内侧”“同时放置在膜的外侧”或“分别放置在膜内与膜外”)。
(2)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常是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种蛇毒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_____________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3-11-1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三) 生物试题
9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γ-氨基丁酸是一种兴奋型递质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变小
C.局部麻醉药作用于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兴奋的产生
D.该种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和效果相同
10 . 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②称为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
(4)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乙图中神经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