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随着蔡磊《相信》这本书的出版,“渐冻症”被更多人所关注。“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素硬化症(ALS),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疾病,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有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NMDA为特异性受体。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利用NMDA受体拮抗剂分解谷氨酸来治疗ALS
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可能没有反应但仍然有感觉
C.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Na+内流过多,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破裂
D.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是为了防止被细胞内的酶降解
2 . 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 Na的通透性增强
B.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体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 阻碍多巴胺回收,使大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容易(0.94) |
3 . 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多巴胺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选择性必修1 P30)(  )
2023-03-20更新 | 358次组卷 | 2卷引用:01选择性必修1第2章《神经调节》讲核心
2023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4 .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数量miR-16相对含量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10只0.840.59
模型组10只0.65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
A.抑郁症患者突触后膜的SERT表达量可能升高
B.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
C.miR-16可能与SERT基因的mRNA结合,引起mRNA的降解,抑制SERT 合成
D.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
2023-01-29更新 | 847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2章 神经调节 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湖北武汉·期末
5 . 冰毒是一种毒品,它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冰毒通过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膜 上的多巴胺转运体(DAT)起作用。DAT是一个双向载体,它的重要作用是将突触间隙的 多巴胺重新摄入到突触前膜的细胞质中,从而终止多巴胺的生理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毒和DAT结合能抑制突触间隙内多巴胺的重新摄入
B.多巴胺的合成、分泌以及多巴胺向突触后膜转移都需要消耗ATP
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改变
D.该生理效应会造成突触后膜上受体减少
2023-01-23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章 神经调节 B卷
6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涉及许多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是由前体物质_____经过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轴突末梢中的囊泡和突触前膜融合的触发机制是_____
(2)一般情况下,突触小体可以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甲图中多巴胺释放后引起Ca2+进入神经细胞的完整过程是:多巴胺释放后被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接受,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胞中的cAMP浓度增加,活化了蛋白激酶,催化细胞膜上Ca2+通道蛋白磷酸化,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图中a和b分别具体表示的是______
(3)乙图是用生物电生理仪在图甲所示位置(一端在细胞膜内,一端在细胞膜外)记录到的一次动作电位变化情况。若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神经细胞膜外的不同部位,请将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绘制在下图中。

(4)K+通道阻滞剂是治疗心率异常的重要药物,而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变化的情况和神经细胞类似,则K+通道阻滞剂主要影响乙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阶段。
7 . 下图是光线刺激感光细胞后,经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传至视神经,经视神经将兴奋传至视觉中枢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双极细胞神经末梢处的细胞膜在①处和②处进行的信号转换依次为___________,三种细胞的细胞体膜上兴奋传导的信号形式为___________
(2)酸梅的颜色和形态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会形成视觉,形成视觉并不是反射,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酸梅后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___________反射,这种反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由于眼压升高等原因,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超出其承受能力,会引起神经节细胞凋亡,进而使人患青光眼。利用药物降低眼内压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拉坦前列腺素是最早的抗青光眼药物,能使眼压明显降低;贝美前列腺素是最新研发的一种抗青光眼药物,现要研究贝美前列腺素的疗效,以青光眼模型小鼠为实验动物。
请完善表格内容。

分组

所用滴眼剂

处理方法

眼压

眼剂溶剂

_______

未降低

_______

明显降低

贝美前列腺素

明显降低


2023-01-17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章 神经调节 B卷
8 . 图甲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图乙为人体内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其结构基础是_____
(2)某一患者由于失足从高处坠落而受伤,受伤后,有排尿活动但不受控制,医生诊断为胸腰段脊柱脊髓受损,由此推测该患者_____(填“有”或“无”)膝跳反射,大脑皮层_____(填“有”或“无”)感觉。
(3)如果刺激图甲中1处,动作为踢小腿,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突触有_____(填字母)。该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图乙中突触小泡与[   ]_____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在[   ]_____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对神经递质的识别起重要作用。该受体又是一种通道蛋白,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由图乙分析可知,作用结束后,神经递质的去路是_____。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
(5)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a.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通道;
c.某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
d.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可用上述物质_____进行治疗。
22-23高三上·天津·期末
9 . 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1和2)轴突到达骨骼肌,引起骨骼肌运动,同时细胞1的轴突侧支使闰绍细胞(细胞 3)兴奋,闰绍细胞释放甘氨酸,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 1 和2)的活动及时终止。请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2)闰绍细胞分泌甘氨酸是通过________方式释放的,与相应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打开,导致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内流,使细胞1和2的活动及时终止。请你猜想闰绍细胞的这种功能对机体有何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
(3)吗啡是一种镇痛药,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值(动作电位的最大值)及传导速度的影响是镇痛效应的重要机制。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大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
吗啡对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
动作电位幅值(mV)传导速度(m/s)
10min20min40min10min20min40min
生理盐水9.079.139.0633.0033.1532.96
0.1g/L吗啡溶液7.824.582.9030.1524.6919.80
0.2g/L吗啡溶液5.601.64016.024.520
0.3g/L吗啡溶液000000

该实验说明吗啡的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抑制性递质和镇痛药物都会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两者的不同点:前者是_______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章 神经调节 A卷
10 . 电流计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做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若在ab中点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若减小图1中ab间的距离,则刺激时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
D.若将a点处电极移向膜外,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流计指针变化曲线图与图2相同
2023-04-08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 机体稳态的神经调节章节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