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下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药物A起作用时,Na+会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B.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C.物质C传递痛觉信号时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物质A、B、C的作用均不具有持久性,需定期输入或机体持续产生
2024-05-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2 .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称“渐冻症”,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健康人的巨噬细胞不攻击神经细胞。患者体内膜攻击复合物会引起Ca2+和Na+大量进入肌细胞,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会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产生的C5a与巨噬细胞结合,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B.膜攻击复合物作用于肌细胞膜,会增加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导致肌细胞吸水增加
C.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可代替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兴奋
D.研发抑制C5被激活的药物是治疗渐冻症的有效途径
3 . 依托咪酯是一种麻醉诱导剂。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大鼠的离体神经组织为材料,检测依托咪酯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其中甲组仅进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乙组同时进行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均存在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两种释放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
A1A2A3B1B2B3
依托咪酯浓度(μmol/L)00.4400.44
神经递质释放速率(nmol/mg·min)谷氨酸0.260.280.291.311.221.12
γ-氨基丁酸0.230.240.240.630.630.6
A.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Na+内流,并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依托咪酯能抑制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对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几乎无影响
D.在钙依赖型的递质释放途径中,依托咪酯对谷氨酸释放的抑制强于对γ-氨基丁酸
4 . 随着蔡磊《相信》这本书的出版,“渐冻症”被更多人所关注。“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素硬化症(ALS),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疾病,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有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NMDA为特异性受体。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利用NMDA受体拮抗剂分解谷氨酸来治疗ALS
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可能没有反应但仍然有感觉
C.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Na+内流过多,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破裂
D.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是为了防止被细胞内的酶降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图1表示GABA作用于GABA-A受体后引起Cl⁻内流的过程。图2表示某种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此种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起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释放GABA的细胞甲处于抑制状态
B.GABA会使兴奋性神经递质不能与细胞乙结合
C.图1和图2所示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机制相同
D.该麻醉药使用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存在辣椒素受体
2024-02-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多巴胺转运体(DAT)是一种神经递质转运蛋白,能将突触间隙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回收至突触前膜内。毒品可卡因会阻断DAT的转运功能,导致吸毒者产生毒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机体中需要多巴胺转运体参与多巴胺的释放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若多巴胺转运体不能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可卡因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
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7 . 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减少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抑郁症,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抑郁症与兴奋传递障碍有关
B.药物甲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5-HT被灭活
C.药物乙抑制5-HT释放过程中的负反馈,增加5-HT的释放量
D.5-HT通过胞吐、胞吞的方式释放与回收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2023-12-28更新 | 5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临床上常用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吗啡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引起一系列反应,使致痛物质释放减少,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为研究新型镇痛药,设计了实验装置(图甲,电表Ⅰ的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电表Ⅱ的电极分别在 R、S点的细胞外侧)并建立了痛觉产生的神经通路模型(图丁)。科学家发现河豚毒素(TTX)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来镇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Ⅰ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刺激P点,电表Ⅰ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停用TTX后刺激P点,电表Ⅰ指针偏转幅度变大,最大处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X 物质可代表吗啡,长期使用吗啡后突然停止,会使得致痛物质释放量迅速增加
9 .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甲、乙两只电表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及突触部位传递的情况。刺激部位和测量部位如图1所示,图2是图1某处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图。已知药物X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电表指针向左偏转,图2中bc段由Na+内流所致
B.静息状态下,图2中a处膜电位为-70mV主要与K+外流有关
C.适宜电刺激N处,可判断兴奋在图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用药物X处理后,适宜电刺激M处只有一只电表发生一次偏转
10 . 为探究大鼠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实验小组对两组大鼠先后进行了刺激副交感神经和注射阿托品后刺激副交感神经两种处理,并分别检测了采取两种处理方式后大鼠H+的分泌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大鼠体重/g

正常情况下H+分泌量/×10-3μmol·15min-1

刺激副交感神经后H+分泌量/×10-3μmol·15min-1

注射阿托品并刺激副交感神经后H+分泌量/×10-3μmol·15min-1

甲组

214

3.27

237.53

37.5

乙组

215

6.38

278.74

17.65

平均值

214.5

4.34

258.13

27.57

A.实验前需要对大鼠进行洗胃处理,以排除原有胃液对实验的干扰
B.还需要设计一组不进行刺激也不注射阿托品的对照组大鼠
C.阿托品可能通过减少副交感神经释放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
D.据试验推测刺激交感神经H+的分泌量可能会减少
2023-11-21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