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细胞观察与实验探究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观察了五种生物组织和细胞,如图1。
   
(1)显微镜有图2所示镜头可供选择,若采用镜头②和④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图像,其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倍。
   
(2)要进一步放大观察保卫细胞,为了使细胞物象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单选)
A.②⑤B.③⑤C.③④D.①④

(3)通过图1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4)下列关于这五种生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结构相同B.功能相同C.大小一致D.形态多样

(5)图3为“蚕豆叶细胞的观察”实验中的两个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a是一对保卫细胞B.b是下表皮细胞
C.观察顺序应是②→①D.观察视野②时应使用细准焦螺旋

(6)对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的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紧密排列,保护内部细胞
B.蚕豆叶下表皮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气体进出
C.蚕豆叶下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
D.蚕豆叶下表皮细胞有少许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7)在医疗、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大规模工业化培养图1中的细胞①,通过其生命活动来获得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该生物技术称为(       )(单选)
A.发酵技术B.杂交技术C.基因编辑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8)在利用自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有关人与自然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退耕还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生物多样性越低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
2023-11-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而且很可能宇宙中尚未发现的生命形态也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但是也有很多人相信碳以外的其他元素以及水以外的其他介质也可以构成生命的基础。早在1885年,爱尔兰出生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罗伯特•斯德威尔•鲍尔(Robert Stawell Ball)就曾在他的《天堂的故事》(Story of the Heavens)中提到地外生命可能和地球上的完全不同,他写道:“倘若我们能够得到机会去近距离观察一些天体,我们可能会发现它们也充满了生命,但却是特化适应于环境的生命。以奇特而怪异的形态出现的生命……”。
(1)组成细胞中复杂生物分子的主要元素包括(       
A.C、H、O、N、FeB.H、O、N、P、Si
C.C、H、O、N、P、SD.O、N、P、S、Mn

(2)微量元素的总质量仅占细胞干重的1%左右,且仅出现在某些生物分子中,但不可缺少。若某地区食物中缺碘,则当地人易患(       
A.地方性甲状腺肿B.侏儒症
C.骨质疏松症D.心脏病

(3)碳可以形成大量化合物的数量比任何其他元素都多,迄今为止已有近千万种,碳被称为元素之王。如下图是细胞中常见的两种有机分子,它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原因可能是(       

①两者碳骨架的长度不相同     ②两者的元素组成不相同     ③两者中与碳骨架相连的基团不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生命起源于水环境,水也是生物体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水分子的结构及其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关。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①由于水分子表面电荷在O和H之间分布不均匀,使水分子具有极性。(      )
②细胞中的所有化学反应都在水环境中进行。(      )
③水稻种子在储存入库前要晒干,其目的是减少自由水的含量。(      )
2023-11-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某兴趣小组对生长素相关应用和研究非常感兴趣,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生长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 )

(2)下面是他们研究生长素的三组实验设计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1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设计图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实验设计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设计示意图3中的甲、乙两图画图补充完整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周考14理综生物试卷
4 . 广西多地盛产辣椒。辣椒油是传统调味佳品,制作方法相当考究。传统的辣椒油在制作时需将辣椒绞碎,再与食用油混合炒制,但辣椒中的辣椒素类物质(辣椒油中引起辛辣感和灼烧感的物质统称为辣椒素类物质,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提取效率较低。若在炒制前使用果胶酶处理绞碎的辣椒,则可明显提高提取效率。请回答问题:
(1)辣椒素类物质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推测可用__________法提取。
(2)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能分解果胶,破坏辣椒细胞的___________,从而促进辣椒素类物质的释放。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果胶酶处理辣椒的最适pH,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同学认为,图中若pH继续降低,曲线会与x轴相交。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的分子式分别为C18H27NO3、C18H29NO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凝胶色谱法_________(填“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分离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2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生物试题
5 . (5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图1),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 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COVID19基因组长度为29.8 kb,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1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故该病毒只能侵染受损细胞,使人患病
B.由于没有核糖体,这种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一定不含蛋白质
C.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分子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与一分子磷酸
D.此病毒的单股正链RNA,只有转录形成对应的负链RNA才能附着在细胞的核糖体上
(2)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核酸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核酸可使用________法。
(3)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相关细胞分泌抗体,该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的抗原结合,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此原理也可应用于该病的检测。
(4)将COVID19不稳定的RNA转换成DNA后,技术人员常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样本中病毒的核酸含量。其原理如图(图2),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________________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除与PCR的循环数相关还与起始状态________含量呈正相关。
2020-07-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组卷校本委托导题】G0009-吴江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2020原创资源大赛】
6 .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在某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______,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
(2)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

组别

培养液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A

全素培养液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相同的一段时

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B

缺锌培养液

C

缺镁培养液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3)若 B 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 C 组正常生长,则观点______正确; 若 ______,则观点二正确;若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 B、C 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2023-11-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六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发生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发生碱中毒。
材料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升高。
材料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材料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状态,脑中含水量约为84%而呈溶胶状。
材料五:血液在血管中呈液态,当血液从血管中流出后则会凝固。
(1)材料一表明:___
(2)你对材料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
(3)材料三表明:___
(4)你对材料四中差异的正确解释是:___
(5)材料五说明血液中的水分发生了怎样的转化?___
2024-02-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5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b表示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系统,以下可直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命活动过程有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氨基酸的脱水缩合②消化道中淀粉分解成麦芽糖③丙酮酸转化成乳酸④血红蛋白与O2结合⑤淋巴细胞识别细菌⑥体内激素运输
(2)大多数机体细胞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而部分细胞还能与内环境的其他组成部分进行物质交换,如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淋巴细胞       ②口腔上皮细胞       ③红细胞       ④肌肉细胞       ⑤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
(3)某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略有怎样的变化,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什么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请选出正确的选项______
A.升高 NaHCO3        B.降低 NaHCO3              C.降低 H2CO3              D.升高 H2CO3
(4)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过程中,待测的蒸馏水、缓冲液和血浆都应保持相同的体积和温度,其目的是______
A.保持自变量(实验变量)的一致B.保持因变量(反应变量)的一致
C.保持无关变量的一致D.消除无关变量
(5)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
A.葡萄糖B.肝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
(6)如图显示了肝细胞所处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其中能正确代表氧气交换的箭头编号是______
A.①B.②C.③D.④
(7)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的调节下进行______
A.神经—免疫B.体液C.神经—体液D.神经—内分泌—免疫
(8)下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正常情况下液体①的渗透压和液体④的渗透压大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人体严重营养不良,则液体①的渗透压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液体④的渗透压,从而造成______
2023-04-01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B. .先有物质合成,再有物质分解
C. 生物体内,时刻以新合成的物质取代旧物质
D. 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着物质代谢发生的
2019-1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在推测与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都投入了这项研究,最终沃森与克里克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根据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DNA的一条链为CGCAACTAC,那么其互补链为(       )。
A.GUAGUUGCGB.AUACCAGCAC.ATACCAGCAD.GTAGTTGCG
(2)从DNA的碱基组成考虑,下列选项中碱基含量关系正确的是(       )。
A.A+T=G+CB.A=GC.A=G=C=TD.A+G=T+C
(3)从核苷酸的组成考虑,不同核苷酸的区别表现在(       )。
A.磷酸基团不同B.五碳糖不同C.碱基不同D.五碳糖和碱基不同
(4)RNA分子与DNA分子结构有何不同____
2022-12-1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