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O2与[H]结合生成水
C.与葡萄糖分解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D.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CO2
2 .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细胞的液泡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要消耗细胞的能量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D.该载体蛋白降低了细胞质中Na浓度,不利于细胞吸水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3 . 种子在缺氧条件下萌发,引起烂芽的原因是(       
A.缺乏氧气无法进行细胞呼吸B.缺少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乳酸多而中毒D.发生酒精中毒
4 . 科研人员对脱落酸(ABA)调节干旱环境下拟南芥气孔开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A是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载体,可以调节气孔开闭
B.干旱处理会增大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
C.恢复浇水后ABA含量的减少,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D.给植物叶片喷洒ABA,短时间内叶绿体内RuBP的含量将增加
5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KHCO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 响,进行了甲、乙两组不同处理的实验,甲组用差速离心 法制备叶绿体悬液进行实验,乙组将等量植物幼苗叶片切割成1 mm2的叶小片进行实验,然后在适宜光照、 20℃恒温条件下用氧电极测量这两组植物的O2释放速 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无关变量为适 宜光照、20℃恒温条件
B.KHCO3浓度为0. 05 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光合速率不同
C.由该实验可推断,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会一直增大
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
6 . 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组实验互为对比,用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D.实验中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
7 . 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_______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若K+通过通道蛋白跨膜运输,则运输方式可能为_________
(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______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图1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_______(顺或逆)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ATP;根据图2和图3分析,进行ATP合成或水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_______
8 . ATP既是神经细胞的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分子。 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物质),还能释放 ATP,两者均 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细胞中的 ATP 主要来自_____(生理过程),其分子结构简式是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24 小时有 40 kg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 ADP、ATP 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
(2)神经细胞间隙中的 ATP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 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
(3)为了研究 X 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 X 物质将细胞处理 24 小时, 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X 物质的浓度(μg·mL-1细胞内 ATP 的浓度(nmol·mL-1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A0801
B2702
C45010
D82025
E16570
F321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 2μg·mL-1的 X 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020-12-1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11-12高三上·山东菏泽·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
C.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D.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2020-12-14更新 | 90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鄄城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2-13高二下·江西·期末
10 .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2020-12-14更新 | 107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四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