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如暴发了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____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____
(3)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④③
D.①⑤④②③
(4)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见下图)。图中曲线在A点前快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A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____

(5)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____
(6)甲型H1N1流感在某地暴发后,该地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H1N1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请再写出两个预防措施______
2023-05-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2 .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某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也许可以通过形成一个三聚体构象(被称为 State1)躲避免疫系统的检测。探索 Statel的结构,有助于人们防治艾滋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增殖所需的模板、酶、能量、场所均来自其侵染的T淋巴细胞
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C.切断性接触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仅有的有效措施
D.State1的发现为开发有效预防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9-10高一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3 . 如下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B.C.D.
2022-06-29更新 | 390次组卷 | 145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限时训练生物卷
4 . W病毒侵染小鼠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直接针对其表面W蛋白的受体,并引发较为严重的糖尿病。检测发现患病小鼠的胰岛素含量较正常小鼠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病毒引发糖尿病的机理是直接抑制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效
B.若在小鼠血浆中分离出W病毒,则表明W病毒可不依赖小鼠细胞而存活
C.利用W蛋白制成疫苗,可有效预防小鼠出现W病毒感染和糖尿病的发生
D.推测W蛋白的受体可能是与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结合的抗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5 . 对①~⑦中的物质或结构在下列生物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液泡 ④叶绿体 ⑤核膜 ⑥细胞膜 ⑦细胞壁
A.①⑥在病毒、大肠杆菌、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B.⑤⑦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C.①~⑦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D.除⑤外,其余各项在衣藻和蓝藻体内都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