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0 道试题
1 . 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类和能量的重要结构。中性脂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膨大,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形成脂滴。脂滴生成后,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会定位在脂滴的表面,标记新生脂滴结构,脂滴通过融合进一步变大,生成成熟脂滴。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往往都伴随着脂质贮存的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包裹在脂滴表面的膜最可能具有两层磷脂分子
B.脂滴表面若附有蛋白质,则其表面张力会降低
C.脂滴通过融合变大,生成成熟脂滴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脂滴可以积累和贮存甘油三酯等,使细胞免受高脂的影响
2023-05-20更新 | 4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黑龙江省市齐齐哈尔市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2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几种方式进行:①偶联转运蛋白:把一种物质穿过膜的逆浓度梯度转运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转运相偶联。②ATP驱动泵:把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与ATP的水解相偶联。③光驱动泵:主要在细菌中发现,能把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与光能的输入相偶联(如图1所示,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据此分析图中Na+-K+泵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
第三步:检测三组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3 .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遗传物质为DNA
2023-03-30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生物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支架
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5 . 科学发现的过程既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是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的结论
B.流动镶嵌模型是解释细胞膜分子结构的一种假说,其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在0℃下经过40min,融合细胞仍然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D.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高于通过人工脂质体的,由此可推测,细胞膜可能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B.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只与图中d有关
D.图中b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7 . 水是一种极性小分子,研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a分子的尾部有屏障细胞内外环境作用
B.通道蛋白跨膜部分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
C.方式2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中通道蛋白会发生空间改变
D.水通道蛋白失活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仍能发生质壁分离
8 . 大蒜是良好的食、药两用蔬菜,内含大蒜素、生物活性酶、维生素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衰老、降血压等多种功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蒜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B.大蒜细胞内的转录过程从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结束
C.大蒜素抗衰老的原因可能是降低了自由基对DNA、蛋白质和生物膜的攻击
D.大蒜细胞膜上的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9 . 大豆“症青”病害是指染病大豆在成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同时出现荚而不实或籽粒瘪烂的现象。中科院研究发现“症青”的发生与一种新型双生病毒的侵染紧密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豆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新型双生病毒可在大豆细胞间大量繁殖
C.大豆的核糖体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
D.构成大豆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10 . 如.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药物B所在位置为磷脂分子的亲水端
B.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C.脂质体到达细胞后可以与细胞膜融合
D.图中药物A是脂溶性药物,药物B是水溶性药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