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0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

(1)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 _______
(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_______(填“A侧”或“B侧”)
(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有关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___
(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_______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_______有关。
2022-07-28更新 | 1131次组卷 | 5卷引用:考向02 细胞的基本结构-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 . 因结构复杂和研究手段有限,一个世纪以来细胞膜的结构研究仍停留在模型假说阶段。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王宏达研究员课题组对多种细胞膜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统一了多种模型观点,阐明细胞膜包括多种特征,如磷脂双层结构、流动镶嵌性、内外膜非对称性、不同功能细胞膜的差异性等,而不是单一模型可以解决所有的细胞膜问题。下图为课题组提出的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的细胞膜模型。

(1)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图中的1、2、4代表__________分子。
(2)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由此可推知图中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3)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的整体厚度约为10纳米;而存在于组织中有核细胞的膜厚度约为20纳米。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膜厚度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 As 斑块的生长。
2022-08-23更新 | 63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丙
③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④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⑤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⑦图中c可表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
⑧ 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2项B.3项C.4项D.5项
2018-09-20更新 | 4014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2018-11-07更新 | 380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高三选考生物试卷
5 . 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填“P”或“Q”)侧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之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
(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I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
第三步:检测三组培养液的______
实验结果:若________,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6 .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有些营养学家认为,脂肪和胆固醇是导致肥胖和慢性病的“元凶”,因而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B.肝糖原和肌糖原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C.糖类与脂质结合形城的糖脂分布于细胞膜的内侧
D.某些脂质分子具有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7 . 图是携有特异性抗体的脂质体,它可作为靶向药物的运载体。其中的胆固醇分子一方面与磷脂分子相结合限制细胞膜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将磷脂分子隔离以保持细胞膜的柔韧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②处,脂溶性物质适合包被在①处
B.被包裹的药物能进入靶细胞需依赖于脂质体和质膜的流动性
C.脂质体中加入胆固醇可降低其的通透性,从而减少药物渗漏
D.③是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药物作用于靶细胞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工磷脂膜渗透系统现已广泛用于模拟药物跨膜的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上层板套入下层板,一段时间后进行药物转移速率的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上下层板的对应小管溶液浓度变化可计算转移速率
B.该实验装置适用于水溶性及大分子药物转移速率的测定
C.调整磷脂种类及比例、缓冲液等,可模拟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D.在该模拟实验之后,还需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实验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A.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
B.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10 . 糖类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随运动强度的变化,人体内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与糖类都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中等强度运动消耗的糖类和脂肪的质量相等
C.高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低,不利于减肥
D.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