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结构与功能观是指学生能在了解分析生命体完成正常活动时所需要的生物结构与对应功能之间的关系,它在不同生命水平中都有体现。请围绕“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补充完成表中内容。

结构层次

结构描述

功能描述

分子水平

与糖类相比,脂肪①_______ (填元素名称)含量多,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脂肪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

不同酶具有能与相应反应物结合的特定结构

酶具有“②_______”性

DNA具有③_______结构

较稳定,更利于储存遗传信息

细胞水平

细胞膜上镶嵌有特异性载体蛋白

细胞膜具有④_______的特性

鸟的胸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

线粒体是“⑤______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可为⑥_______


2 .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完成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的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
3 . 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蛋白质,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
A.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适当调高温度能加速图示细胞膜的融合过程
4 . 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④是细胞骨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②③都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②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④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   ③主动运输   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   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   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   ⑦O2的运输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A.③⑤⑥⑦⑧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D.①②⑤⑥⑧
2020-11-24更新 | 33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3-1、3细胞膜、细胞核
6 . 植物雌蕊柱头的细胞膜表面有一种糖蛋白,不同种的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萌发,这种现象说明糖蛋白具有(  )
A.识别功能B.免疫功能C.催化功能D.润滑功能
2017-11-3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一)某兴趣小组以黑藻的叶片作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观察到下面甲、乙两个图像。

(1)用0.3mol/L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叶片,黑藻叶肉细胞发生了由甲图到乙图的转变,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通过_______作用失水;二是_______。图中M处充满了_______
(2)下表是该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黑藻叶肉细胞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13456
蔗糖溶液浓度(mol·L-1)0.050.150.200.250.30
质壁分离状态未分离未分离不显著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

根据实验结果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细胞液浓度为_______mol·L-1
(3)在适宜条件下,还能观察到图甲细胞中球形_______(结构)在_______
(4)此实验还可以选择_______为实验材料来进行。
(二)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不同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_(填字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6)图中可以表示CO2跨膜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填字母),a可以表示乙图中_______(填物质种类)跨膜运输的方式。
(7)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和a方式相比较,共同点是_______
(8)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是甲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8 . (一)、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且是小分子物质,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__
(2)物质b是氨基酸,细胞内物质B__________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__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二)、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该结构模型为目前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6)图中1表示__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时1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7)图中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侧是细胞膜外侧,判断的理由是这一侧有糖被,而糖被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8)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结果Ca2+的吸收速率大幅度降低,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9 . 请回答(一)(二)两题:
(一)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越多。其中多糖与B蛋白结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内,其亲水基团与磷脂分子的___________相连,过多的胆固醇导致细胞膜的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二)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研究发现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图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图2为腺苷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核苷,由___________结合而成。
(4)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生物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腺苷:第一条途径先通过__________(生理作用)产生ATP,然后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产生腺苷;第二套途径ATP产生后由囊泡包裹转运至胞外,再脱去_______个磷酸基团生成腺苷。
(5)为记录正常睡眠一觉醒周期中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腺苷传感器。据图2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腺苷与核苷受体结合并改变其__________结构,进而使绿色荧光蛋白构象改变并发出荧光,因此可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指示腺苷浓度。
(6)研究发现,腺苷可以与相关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觉醒神经元兴奋来促进睡眠,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有关。
10 . Ⅰ、在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

(1)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旗叶是小麦最重要的“源”。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光合作用更有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O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问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_____(填“有”“无”)影响;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分钟,CO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_____(填“是”“无”)有关,理由是_____;CO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Ⅱ、图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

(3)图丙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有_____(填标号)。
(4)图丙中②⑤过程为图丁的生化反应提供_____(填物质)。
(5)图丁产生的O2从产生到被相邻细胞利用,至少需要通过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由图丁可知,PsⅡ的生理功能有_____等。
(6)研究表明2,4­二硝基苯酚不影响图丁中的电子传递,但会使图丁生物膜对H的通透性增大,从而破坏H跨膜梯度。因此,当2,4­二硝基苯酚作用于图丁生物膜时,导致ATP产生量_____
2021-11-17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