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9 道试题
1 . 中科院课题组对多种细胞膜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提出了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模型。
   
(1)图中的3代表_______
(2)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由此推知图中_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内侧。A侧还应该含有_______分子,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这些分子的作用是:_______
(3)课题组发现,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膜的结构有实质性的区别,它们结构的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_(成分)的不同。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厚度低;而存在于组织中有核细胞的膜外侧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膜厚度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胆固醇的功能是_______
2023-10-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真核细胞表面有多种G蛋白受体(GPCR),它们都具有七重跨膜结构。这类受体可介导多种胞外信号的细胞应答。信号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会使GPCR成为脱敏态,从而解除信号分子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GPCR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B.GPCR的脂溶性部分形成跨膜结构
C.抑制蛋白使GPCR不能向细胞内传递信号
D.胞外信号消失后脱敏态的GPCR将恢复为活化态
2023-10-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细胞膜的状态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胆固醇与磷脂分子结合,既可以限制磷脂分子的自由运动,又可以将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无序液体状态的形成可能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C.低温时,细胞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效率可能会下降
D.胆固醇的存在可能会使细胞膜对高温的适应性加强
4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B.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是蛋白质分子运动的结果
C.去除膜上胆固醇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能促进膜上分子运动
D.本实验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和初始强度相同
5 . 某实验小组用紫甘蓝的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处在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B.质壁分离发生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液泡紫色逐渐加深
C.为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至少需用显微镜观察三次
D.水分子从细胞外扩散进入细胞液内至少需要穿过2层磷脂分子
6 .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细胞外囊泡可由真核细胞分泌,能将各种大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可作为治疗剂载体的新兴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囊泡膜的组成成分和细胞膜相似,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有利于血红蛋白的运输
C.细胞外囊泡携带物质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利用细胞外囊泡运输脂溶性物质时,可将其包裹在两层磷脂中间
2023-10-09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物质所具有的与其在细胞膜中排布方式有关的性质是______;除①外,细胞膜中另一种脂质是______,该物质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       ]______含量下降。
(3)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______被染成蓝色;“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科综生物试题
8 .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_____(水/油)。
(2)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当他们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水分子_____(能/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_____(是/不是)自由扩散。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其证明实验的基本思路:
将“脂质体”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实验组甲、对照组乙,在甲组中加_____。将甲乙两组置于清水中,一段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并比较甲乙两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若甲的体积_____(大于/小于/等于)乙的体积,则证明成立。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的物质是_____
2023-10-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②若为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因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会导致转运后丧失运输功能
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2023-10-0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HLA抗原,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H-2抗原,利用两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发现融合细胞的细胞表面含有两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人鼠细胞的融合说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能够运动
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上的分子能够运动
D.温度会影响HLA抗原和H-2抗原两种抗原在融合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
2023-10-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先知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