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7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甲图中2和6是同一种细胞器,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为____________
(3)甲图5为细胞核中的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为新形成的溶酶体,据图可知它来源于细胞器______(填名称),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______
(5)c和e的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生物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广阔的膜面积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2 . 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的种类与数量越多。
(2)若图1表示某吞噬细胞的细胞膜结构,该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的特点。
(3)Na+-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ATP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Na+-K+泵的化学本质为_____,图2体现了细胞膜_____的功能。
②图2中Na+、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称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①萝卜条A与萝卜条B的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_____B(选填“>”“<”或“=”)。
②在蔗糖溶液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为_____
3 . 学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被激光照射的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①被漂白区域内细胞膜成分分子带有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的细胞膜成分分子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使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被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所需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组成细胞膜成分分子的运动具有_____(填“促进”或“限制”)作用,该结果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②。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
(4)最终漂白区域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推测可能的原因:①荧光染料的荧光强度会随着时间流逝自主___________;②漂白区域外某些被荧光染料标记的分子处于___________的状态。若要证明推测①的成立,可以设计一个对照组,该组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进行相同的处理,再对细胞膜上某一区域进行高强度激光照射,同时____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
4 . 图1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A、B表示组成膜的成分,a—e表示运输方式。图2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转移营养物质的过程,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种成分中,决定生物膜功能复杂程度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填字母)组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l中的a~e几种运输方式中,可以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是____________,可以表示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是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以看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的能量来自___。图中的钠离子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低密度脂蛋白( LDL)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LDL是血浆中的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如图 1所示。LDL运送至人体各处 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代谢活动,过程如图 2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 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 LDL通过血液能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据图 2分析, LDL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LDL与胞内体融合后,由于胞内体的内部酸性较强, LDL与受体分离,形成含有 LDL的胞内体和含有受体的小囊泡。请推测含有受体小囊泡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
(4)血浆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易引发高胆固醇血症( FH) 。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治疗 FH 的药物 X,为评估其药效,选取 FH患者若干,随机均分为 5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 X,一段时间后,检测每组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下表:

注射物质( 1次/周)

药物 X( mg/周)

0

30

100

200

300

胆固醇含量相对值(注射后/注射前)

100%

94. 5%

91. 2%

76. 8%

50. 6%

转氨酶活性

+

+

+

+

++++

(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给 FH患者注射药物 X的最佳剂量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Cl-1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的功能异常,如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Cl-1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的是_____
(2)由图可知,在正常细胞内,Cl-1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的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Cl-1在细胞外的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CFTR蛋白除了有运输Cl-1的作用外,还有____的作用。囊性纤维化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CFTR蛋白异常关闭,导致______,最终导致支气管的粘稠分泌物不断积累、堵塞。
(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论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缬氨素的作用相当于一种_____,能____(填“降低”或者“提高”)某些质运输速率。并且具有______性。
7 .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
(2)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填“Ⅰ→Ⅱ”或“Ⅱ→Ⅰ”)。
(3)图甲的生理过程反映了细胞膜的_______功能。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
2023-08-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 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经分析人体细胞内外成分,发现细胞内外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细胞膜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如甲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脂筏是动物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的一种)的微结构域,它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如乙图)。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有密切的关系。
      
(1)结构①是________,其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种双分子层的排列方式与其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3)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在20 ℃和37 ℃条件下分别进行,发现在20 ℃下两种细胞表面带不同荧光标记的蛋白质均匀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选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破坏。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5)组成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______,此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答出两种)。
(6)鞘磷脂与脂肪都含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胆固醇除具有题中所述作用外,在人体内还可______
(7)图乙所示结构中,可以根据______(答出两点)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8)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目前普遍所接受的是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______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流动性,其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_(答出两点)。
(9)研究细胞生物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科学家将磷脂制成包裹药物的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也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10)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_______性。

(11)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
(12)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
(1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内质网,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流动性___________,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14)请根据上述信息,提出一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
10 . NAD+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法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内膜,只能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在动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找到相应的转运蛋白。2020年9月,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 NAD+转运蛋白。
(1)线粒体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2)控制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分布在_____
(3)研究发现NAD+转运蛋白与 MCART1基因有关,科学家通过定点诱变技术确定了MCART1蛋白就是NAD+的转运蛋白。为验证 MCART1的功能,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增加MCART1蛋白的含量,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请分析,本实验最后的检测指标为______
(4)随着人类细胞线粒体 NAD+转运蛋白的首次发现,科学家尝试开发疾病的新疗法。请提出一种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