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一)、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且是小分子物质,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__
(2)物质b是氨基酸,细胞内物质B__________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__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二)、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该结构模型为目前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6)图中1表示__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时1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7)图中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侧是细胞膜外侧,判断的理由是这一侧有糖被,而糖被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8)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结果Ca2+的吸收速率大幅度降低,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2 . 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请回答问题:
   
(1)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这体现了液泡膜____________的特点,液泡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图示各结构中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_______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的。为减少Na+对胞内代谢的影响,这种H+分布特点可使根细胞将Na+转运到细胞膜外、液泡内,该过程中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
(3)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以____________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 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
(4)为验证Ca2+在高盐胁迫下对盐地碱蓬吸收Na+、K+的调节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材料:盐地碱蓬幼苗、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含NaCl和KCl)、Ca2+转运蛋白抑制剂溶液等。
②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盐地碱蓬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进行培养:
b.甲组加入2mL蒸馏水,乙组加入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高盐培养液中Na+、K+浓度。
③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与甲组相比,乙组培养液中____________,说明Ca2+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
3 . H+-K+-ATP 酶位于胃壁细胞,是质子泵的一种,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促进磷酸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胃壁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胃壁细胞内,H+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H+-K+-ATP酶在该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质子泵磷酸化,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4)探究胃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参与的具膜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酸分泌过多是引起胃溃疡主要原因,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减缓胃溃疡症状,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
5 . 以下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图中Na向外运输的方式属于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2)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______,前者转运物质时会发生______的改变;后者运输分子或离子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分子或离子结合。
(3)图中K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膜蛋白甲、乙对各种物质的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______的特点。除了图中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外,______的过程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4)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与图中______相似。(填序号)
①Na向外运输的方式             ②K向内运输的方式   ③Na向内运输的方式             ④葡萄糖向内运输的方式
2023-06-0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7讲 物质运输(第2课时 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方式)(练习)-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建构模型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对模型的建构、分析、反思和修正,可以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下图是A同学制作的“细胞中的膜结构模型”,请你帮助分析:
   
(1)若1、2共同构成一层生物膜,则1、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此模型可表示人的吞噬细胞中_______________等结构的膜。
(2)若1、2共同构成两层生物膜,则1、2共由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此模型可表示人体细胞中细胞核的膜,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全部的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023-05-28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下图 1 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 A、B 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 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 2 是细胞膜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分别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Ⅱ是________
(2)一个 Z 是由一分子       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组成的。
(3)如果物质Ⅰ是动物肝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物质Ⅰ是________
(4)图2所示的细胞模型称为________模型,该模型认为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具有________(填“对称性”或“不对称性”)。
(5)对细胞膜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________
2023-05-19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讲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好题过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8 . 请回答(一)(二)两题:
(一)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越多。其中多糖与B蛋白结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内,其亲水基团与磷脂分子的___________相连,过多的胆固醇导致细胞膜的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二)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研究发现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图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图2为腺苷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核苷,由___________结合而成。
(4)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生物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腺苷:第一条途径先通过__________(生理作用)产生ATP,然后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产生腺苷;第二套途径ATP产生后由囊泡包裹转运至胞外,再脱去_______个磷酸基团生成腺苷。
(5)为记录正常睡眠一觉醒周期中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腺苷传感器。据图2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腺苷与核苷受体结合并改变其__________结构,进而使绿色荧光蛋白构象改变并发出荧光,因此可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指示腺苷浓度。
(6)研究发现,腺苷可以与相关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觉醒神经元兴奋来促进睡眠,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有关。
9 .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质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
(2)图示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据图分析,该细胞质膜的外侧为____(填“M”或“N”)。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质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质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
(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细胞质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______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
②A组加入_______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
10 . 如图是人体细胞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______,Y所指的元素为_________
(2)细胞结构Ⅰ的名称为_________,A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由b分析为_________。过程②叫做_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
(4)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_________,其分布在细胞膜的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2023-04-19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讲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好题过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