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钙离子(Ca2+)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不仅影响人体渗透压还会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如图1)。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甲状旁腺、甲状旁腺C细胞分祕的激素对维持血液中Ca2+含量稳定有重要作用,相关机制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传到轴突末梢时,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形成的Ca2+内流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Ca2+内流前,膜内外的电位是_____,Ca2+流入轴突末梢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结合后,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类型的转换是_____
(2)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据此推测当人体缺钙时,神经细胞更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兴奋,理由是_____
(3)维生素D属于固醇的一种,它对人体内钙的作用是_____,若饮食中缺少维生素D可能导致佝偻病,根据图2中血钙稳态调节机制分析,原因是_____
2 . 图中的“”“☆”“”表示离子或小分子,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主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 ATP水解的功能
B.人体细胞中运输物质“☆”所需的 ATP 都来自线粒体
C.运输物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在跨膜运输时,协同转运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
3 . 如图1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图2为图1神经纤维上产生兴奋时的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图1中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图1中的Ca2+内流,导致神经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C.图2中c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由于钾离子内流而引起的
D.图2中ef阶段细胞膜通过协助扩散向细胞内运输钾离子
2024-01-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1表示了不同物质进出某动物细胞的多种运输方式,其中A、B表示物质,a~e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式。图2表示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时O2浓度与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方式e表示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被运输的物质首先与细胞膜_____(填“甲”或“乙”)侧表面的_____结合。
(2)图1分析可知,方式a、c中的A除可以作为转运蛋白运输物质外,也是一种可催化_____的酶;方式a、b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3)科学家在用同位素标记的水分子进行研究时,发现水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远高于人工膜,由此推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_____(填字母)。
(4)结合图2曲线分析,限制bc段运输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___,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
(2)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会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
(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__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 . 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 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时为动作电位
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 的过程中,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7 . 如图是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ATP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物质,在细胞中含量_____(高/低)。
(2)在人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自_____作用,右侧的能量用于___ ,植物中左侧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4)下图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曲线甲代表哪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_______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点)。
2023-10-0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葡萄糖是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其跨膜转运需由细胞膜上特殊的蛋白质(载体)协助。但在机体内的不同部位其转运机制有所不同,如图为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内,低Na+的环境依赖于上皮细胞膜钠泵的活动,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能够将3分子Na+运至细胞外,同时将2分子K+转运至细胞内,细胞吸收K+、运出Na+的方式为___________
(2)进餐后,由于消化液的稀释作用,肠腔内的葡萄糖浓度降低到2mmol/L,低于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因此葡萄糖转运至小肠上皮细胞内,需要克服浓度差,据图1判断,该能量来源为___________;据此推断,葡萄糖转运至小肠上皮细胞内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3)GLUT2运输葡萄糖不需要Na+的协助(图2),由小肠上皮细胞内转运至细胞间隙的方式为___________;除转运葡萄糖外,GLUT2还转运半乳糖、果糖等,可见其特异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
9 . 图甲、乙表示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的方式与溶质分子的大小、转运蛋白的类型等因素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载体蛋白转运溶质分子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B.图乙中溶质分子通过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大分子有机物通过图甲的方式进入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
D.图中两种蛋白属于转运蛋白,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运输特定的物质
2023-08-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高粱植株有较好的耐盐碱能力。遇到盐碱条件时,高粱细胞内会产生H2O2,对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而PIP2s通道蛋白控制H2O2的外排,且PIP2s通道蛋白磷酸化可以增强通道蛋白的运输作用,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发现AT1蛋白会影响高粱耐盐碱的能力,将高粱中的AT1基因敲除后,把实验组与对照组都置于pH=7的环境下,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高浓度NaCl处理,结果发现两组高粱幼苗的存活率、植株的产量并无明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抑制作用,Gβ为细胞中与耐盐调控有关的一种蛋白质。
A.由图推测,AT1蛋白对高粱对盐碱环境的耐受性存在抑制作用
B.AT1蛋白通过抑制PIP2s蛋白的磷酸化,减弱了该蛋白对H2O2的运输能力
C.实验结果说明,AT1主要影响的是耐碱胁迫,而不是耐盐胁迫
D.图中所示的对H2O2的运输为主动运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