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释放O2(mg/h)

1.25

2.00

2.45

3.5

4.00

3.75

3.25

黑暗中吸收O2(mg/h)

0.75

1.00

1.25

1.75

2.50

3.25

3.75

A.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B.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C.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D.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2 . 为测量蝴蝶兰的光合速率,分别选择功能正常的新叶、成熟叶、老叶进行实验。上午8时,分别在叶片相同位置取下1cm2圆形小叶片若干,测得平均干重为a克;中午12时,在已取位置附近再取下等量1cm2圆形小叶片,测得平均干重为b克;之后进行暗处理到16时再进行相同操作,测得平均干重为m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的光合速率为[(b-a)/4]g·cm-2·h-1
B.叶片的呼吸速率为(b-m)g·cm-2·h-1
C.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小于[(b-a)/4]g·cm-2·h-1
D.12时之后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2024-02-01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衍林杯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3 . 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答出2个因素即可)。
(2)根据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__________(填“多”或“少”)。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6-21更新 | 835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全国生物联赛广东省预选赛试题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盐胁迫是指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盐胁迫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某科研小组以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盐胁迫下,盐敏型大豆C3还原所需的能量仅由ATP水解提供
B.在盐胁迫的第15天,盐敏型型大豆和耐盐型大豆的总光合速率相等
C.在盐胁迫的第3~9天,耐盐型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与盐敏型不同
D.盐胁迫可能导致盐敏型大豆暗反应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其固定CO2的能力减弱
多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在夏季晴朗无云的白天,10时左右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可能是(  )
A.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
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的CO2
C.叶绿体内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降低
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
2022-06-16更新 | 735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广西预选赛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为探究何种色膜有利于棉花叶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光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然后将长势一致的棉花植株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通过不同遮光处理一周后,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处理

光照强度(μmol/m2·s)

叶绿素含量(SPAD)

净光合作用(mg·g1

无遮光处理(A组)

1292.7

40.9

25.4

红色透光膜(B组)

410.3

40.0

10.7

蓝色透光膜(C组)

409.9

39.6

13.2

黄色透光膜(D组)

930.7

42.1

21.2

A.导致四组棉花叶片净光合作用不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光的波长
B.将处理后的D组棉花分别置于不同遮光环境中,黄色透光膜下的棉花叶光合速率最高
C.将处理后的四组棉花同时置于红色透光膜下,叶绿体中生成NADPH最多的是D组
D.雾霾天气下,选择黄色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比红光和蓝光更适合棉花的生长
7 . P基因可以影响杨树叶片气孔的开闭,在杨树适应干旱环境上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Р基因抑制表达组和野生型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P基因表达能促进杨树叶片在干旱环境下关闭气孔
B.较低光照强度下,P基因对净光合速率影响不大
C.抑制表达组的净光合速率全天高于野生型组的
D.干旱环境中P基因缺陷型杨树无生存优势
8 . 极端嗜盐古菌的细胞膜中,有一种称为菌视紫红质的物质,该物质可吸收绿光。在光照条件下,正确的叙述是(  )
A.菌视紫红质顺式转换为反式,H+从膜内转移到膜外
B.菌视紫红质顺式转换为反式,H+从膜外转移到膜内
C.菌视紫红质反式转换为顺式,H+从膜内转移到膜外
D.菌视紫红质反式转换为顺式,H+从膜外转移到膜内
2021-06-30更新 | 5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真题B卷
2010高一·全国·竞赛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中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做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为(3y-2z-x)/6g/cm3/h(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2021-04-16更新 | 1460次组卷 | 34卷引用: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训练之光合作用
10 . 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某植物长势一致的幼苗平均分成对照、干旱、干旱恢复供水三组,只给予成熟叶14CO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检测成熟叶14CO2光合产物滞留量;一段时间后,检测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干旱胁迫会导致成熟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___________;与幼叶和茎尖相比,细根获得光合产物的量___________
(2)与干旱处理时相比,干旱后恢复供水,生长更显著的是___________(填“细根”或“幼叶和茎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绿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成熟叶研磨,并获得叶绿体悬液。向叶绿体悬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并给予光照,发现水在光下被分解放出O2,同时电子受体被还原。该实验模拟了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阶段的物质变化,叶绿体中作为电子受体的物质是___________。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