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3-14高三·新疆乌鲁木齐·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1 .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甲、乙分别通过_________增大了膜面积。 图中⑦在乙中反应部位是_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l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为 _____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请在图2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
(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4)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实验表明磷肥的施用量与茄子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下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磷肥施用量对茄子果实产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溶液(本实验N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碎木屑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10株长势相同的茄子幼苗。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210株茄子幼苗随机分成___组并编号;
第二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将幼苗培养至花蕾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喷施_______
第三步: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按照实验结果绘制出了曲线图3。
实验结论:曲线图表明,施用磷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________mg/L。
2016-12-12更新 | 19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测验生物卷
2014·河北石家庄·一模
2 . 菊苣是生长在林下、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巨桉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先将长势一致的菊苣幼苗移植到巨桉凋落叶含量不同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处理

菊苣生理指标

土壤中凋落叶含量(g/盆)

植株干重

(g/10株)

光合色素含量 (mg/g叶)

形成C3的效率

(μmolCO2/m/s)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s)

对照组

0

7.78

2.74

0.040

9.77

实验组1

|30

3.60

2.28

0.040

7.96

实验组2

|90

1.14

1.20

0.028

4.76


(1)菊苣幼苗细胞内参与光反应、暗反应的酶分别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组1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土壤中的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_______含量降低,直接导致 ________反应减弱。
(3)实验组2与实验组1相比,菊苣幼苗净光合速率受影响的原因还可能是:当______________时,其释放的高浓度小分子有机物能抑制酶活性或影响CO2的吸收过程,使暗反应中的_________过程受阻,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2016-12-11更新 | 14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河北石家庄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3 . 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D
表示化学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ATP生成的生理过程是___,人体内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CO2___的方式进入该植物细胞中。把该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5的含量变化是___。若以该绿色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 ____ 条件下进行。
(3)从图乙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____。当CO2浓度低于300 μmol.mol-l时,28℃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条件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6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0月)生物试卷
13-14高三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微囊藻在太湖夏季水华的藻类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即使经历了寒冷的冬天等逆境,微囊藻依然能在夏季引发水华。研究人员认为微囊藻可能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为此进行了如下研究,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从太湖梅梁湾口采集了0~15cm的上层底泥,分离出微囊藻。分别在灭菌的太湖水、MA培养液(富含N、P、K、Mg等多种矿质离子和有机质)中进行培养,微囊藻的起始密度调整至40(106个mL-1)。在3~4℃、无光的条件下培养7个月,每隔一段时间对藻细胞密度进行检测。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MA实验组中经过低温处理的种群密度为11(106个mL-1)的微囊藻与等量没有经过低温处理的同种微囊藻置于灭菌的太湖水、23℃、有光条件下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1)实验一中“3~4℃、无光的条件”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 可知,在低温、无光处理过程中,微囊藻细胞在___________中的存活率相对较高。若将培养温度改为23℃,其他培养条件不变,预期活藻细胞密度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3)低温处理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太湖微囊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4)若用MA培养液代替实验二中的灭菌太湖水,该处理模拟了太湖水体__________现象。若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低温组微囊藻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下期4月阶段测试生物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5 .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____________。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___(能/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___________
(4)图2中0~D间此幼苗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____(用S1、S2、S3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用S1、S2、S3表示)。
2016-11-26更新 | 13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宁夏固原市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生物二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6 . 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临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_______(较低。较高。相等)
(3)由图3可知,与 _____ 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
(4)若昼夜不停的光照,图3植物在温度为____条件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 . 对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三条曲线,图甲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图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丙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______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看,当植物生长在缺镁元素的土壤中时B点向___________移动。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环境温度大于40℃时,植物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当环境温度为______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最佳。
9-10高二下·上海金山·期末
8 . 请仔细阅读下面三个实验,并分析回答:
实验一: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1234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方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___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将小球藻放在一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______________摩尔的氧气。
实验三: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mL,22.4L/mol)
条件变化在充分光照下在黑暗处
15℃25℃15℃25℃
CO2减少量22.444.8
CO2增加量11.222.4

(1)在25℃条件下,若该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的葡萄糖是________克。
(2)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均为2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__克。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克。
(4)依据以上计算,你认为在新疆地区的同种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甜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0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