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植物细胞膜上有阴离子通道也有K+通道,其中阴离子通道对NO3-通透能力远远大于Cl-,在高浓度盐胁迫下,K+主动运输受阻,细胞吸收Cl-受阻,甚至Cl-外排,此时K+从细胞外到细胞内主要通过离子通道Kin+蛋白。而阴离子通道可与Kin+蛋白互相作用,抑制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KNO3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会大量吸收K+使细胞液浓度升高,进而发生复原
B.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但有可能不能复原
C.若在溶液中加入呼吸抑制剂,则植物细胞将无法从外界吸收K+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可一定程度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对葡萄糖分子和某些离子的转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葡萄糖分子和三种离子的运输都需要载体
B.图中葡萄糖分子的运输过程需要Na+的电化学势能
C.Na+-K+ATP酶和H+-ATP酶都既作为载体也作为酶
D.细胞外Na+浓度低于细胞内,与Na+-K+ATP酶主动运输泵出Na+有关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植物细胞质膜上的质子泵介导H +的跨膜运输,在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和电位差,即质子动力势,其驱动蔗糖跨膜转运,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①表示质子泵,②表示以质子动力势为驱动力转运蔗糖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细胞外的H+浓度低于细胞内侧
B.① 具有物质运输、催化和能量转换的功能
C.② 转运蔗糖的速率不受细胞能量状况的影响
D.增加脂双层对H+的通透性可使蔗糖转运加快
2023-04-09更新 | 73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效应(LTP),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地刺激两个神经元。其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降低膜外Ca2+浓度有利于LTP的形成
B.NO会促进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C.谷氨酸、NO的释放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D.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5 . 高等植物体内的光合产物会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移动到邻近的小叶脉.进入其中的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汇入主叶脉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下 图为蔗糖进入SE-CC的途径之一,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蔗糖由叶肉细胞运输到韧皮部薄壁细胞的过程是通过___这一结构完成的。
(2)进入韧皮薄壁细胞的蔗糖又可借助膜上的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到附近的SE-CC细胞外空间中,此方式应属于___
(3)SE-CC质膜上的H+泵将胞内H+运输到细胞外空间,H+泵的意义是___。预测使用细胞呼吸抑制剂会___蔗糖向SE-CC中的运输速率,提高SE-CC中的pH会___蔗糖向SE-CC中的运输速率。
(4)研究发现叶片中部分SE-CC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间存在胞间连丝,推测除上述途径外,叶肉细胞中的蔗糖等物质还可直接通过胞间连丝顺利进入SE-CC。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有___。
A.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于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
B.将不能通过质膜的荧光物质注入到叶肉细胞,在SE-CC中检测到荧光
C.与正常植株相比,SU载体功能缺陷植株的叶肉细胞积累了更多的蔗糖
D.用SU载体抑制剂处理14CO2标记的叶片,SE-CC中检测到大量放射性蔗糖
2023-03-04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图1所示为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质子转运和ATP合成过程,图2所示为光合作用光合磷酸化过程,①~⑤表示过程,⑥~⑧表示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细胞膜相比,图1中线粒体内膜成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H+从线粒体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是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⑤过程都表示质子的跨膜运输,其中属于主动运输过程的是__________。参与②⑤过程的蛋白质是同一种,由CF0、CF1两部分构成,其中亲水部分应为__________,该蛋白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据图2判断,水的光解发生在__________,其上发生的反应产物有___________。叶绿素a(P680)和P700)接受光的照射后被激发,释放势能高的电子,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_________。增加基质和类囊体腔两侧的H+浓度差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叶片进行有关实验,实验中多次打孔获得叶圆片,并对圆片进行干燥称重,结果如下表(假设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的细胞呼吸速率不变)。则叶圆片光照1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
实验前黑暗1h后再光照1h后
圆片干燥称重(g/cm2xyz

7 . 下图为某同学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绘制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之外的结构)大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该结果的获得可能有三种途径:①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②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③用不同部位的细胞甲、乙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对①②③及图示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为①,则甲曲线代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乙曲线
B.若为②,ab时间段内细胞只以自由扩散方式吸收物质
C.若为①或②,则实验过程中只需连续观察,不需其他操作
D.若为③,则实验前细胞甲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乙的细胞液浓度
8 . 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A.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H2O2被消耗完
B.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的变化,a点新陈代谢速率较大
C.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限制a点的因素是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的数量有限
9 . 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合成ATP的机制: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H+顺浓度梯度的流动促进了ATP的合成。棕色脂肪细胞会大量表达UCP1蛋白,该蛋白能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内膜折叠形成嵴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
B.棕色脂肪细胞中会大量表达UCP1蛋白可能与表观遗传的调控有关
C.UCP1蛋白能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可能与UCP1对H+的转运有关
D.1mol葡萄糖在棕色脂肪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后储存在ATP中的能量比其他细胞多
10 . CLAC 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中钙超载的一种保护机制,可避免因钙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的内质网 功能紊乱,该通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一种位于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 TMCO1 。研究发现,内质网 上的跨膜蛋白 TMCO1 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 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从而消除内质网钙过载给细胞带来的多种威胁,一旦内质网中的 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通道活性随之丧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LAC 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B.内质网中钙过载时通过 TMCO1 释放钙离子的过程要消耗 ATP
C.敲除编码 TMCO1 的基因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过高,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