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科学家用超声波震碎了线粒体之后,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用尿素处理后,小囊泡不再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把F1小颗粒装上去之后,小囊泡重新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如图1)。F0-F1粒后来被证实是线粒体内膜上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F0-F1颗粒是线粒体基质内的酶
B.F0-F1颗粒中F0具有疏水性、F1具有亲水性
C.实验中[H]指的是NADPH
D.图2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 . “掌控着道道闸门,驱动着各式舟车,输入输出中忙碌,被动主动间选择。”细胞膜这一边界控制着不同物质进出细胞。图甲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运输方式示意图(I、II、Ⅲ、IV代表相应的运输方式),图乙表示与之有关的生命活动的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乙横轴代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则P点以后,物质运输速率(v)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出1点)。若图乙横轴代表能量供应,则该物质运输方式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选填“I”“II”或“Ⅲ”)。
(2)为探究某强耐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正常且相同的该种植物均分为两组,放在适宜浓度且含有Ca2+的溶液中进行培养,A组给予正常呼吸,B组给予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影响能量供应)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该无机盐的吸收速率。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植物吸收该无机盐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②若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植物吸收该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2024-02-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I.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小麦在不同的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获得了如下实验结果。已知大气中CO2的含量约为0.0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30℃。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措施

a

光照非常弱,CO2浓度最低(远小于0.03%)

b

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4%),CO2浓度为0.03%

c

全光照(不遮荫),CO2浓度为0.03%

d

全光照(不遮荫),CO2浓度为1.22%

   
(1)四组中,能作为其他三组的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
(2)25-30℃时,限制c组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农作物田间种植时,人们为了提高净光合速率,改善这一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Ⅱ.夏季,小麦常受到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当光照过强,小麦叶肉细胞吸收的光能超过其需要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PSI、PSII是类囊体膜上的两种光合作用单位,如图所示。D1(由叶绿体内的基因psbA控制编码)蛋白是PSI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3)据图推测H+经ATP合成酶跨膜运输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小麦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采用清水处理灌浆期小麦(W)为对照组、0.3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SA)为实验组,设置适宜温度中等强光(MTI)组、高温强光(HTI)组,测定不同条件下小麦叶绿体中D1蛋白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高温强光(HTI)导致小麦出现光抑制的主要原因是1,推测0.3mol/L水杨酸溶液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D,蛋白的相对含量缓解小麦光抑制现象。
2024-02-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探究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将兔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置于含有5%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培养条件肌肉细胞红细胞
A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5%5%
B加入呼吸抑制剂4.7%3.5%
C不进行任何处理2.5%3.5%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
(2)A组与C组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_______;B 组与C组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_______,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_______
2024-02-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物质2,4—二硝基苯酚(DNP)可以作为H+载体影响线粒体利用ATP合成酶合成ATP的过程,此过程能抑制线粒体内膜合成ATP,但不影响此NADH与O2的结合以及能量的释放。在线粒体膜间隙DNP以DNP形式与H+结合形成DNP,DNP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基质DNP可以解离为DNP和H+,有关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施加DNP会导致有氧呼吸ATP的合成量减少
B.施加DNP会导致有氧呼吸的水分合成减少
C.H+通过ATP合成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ATP合成酶利用H+的浓度梯度合成ATP
6 . 下图为葡萄糖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原尿中的水分子进入肾小管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目前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请你判断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__________(填“是”或“否”)。
(2)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3)钠钾泵同时具有催化ATP的水解和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ATP的水解,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会受阻,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内质网中的钙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MCO1蛋白缺陷的细胞可能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上升,影响其功能
B.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过程,有利于维持内质网中的钙浓度相对稳定
C.钙离子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表明钙离子具有能量转换作用
D.钙离子通过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时,不需要与四聚体结合
2024-01-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盐碱地中含大量的NaCl、Na2CO3等钠盐,会威胁海水稻的生存。同时一些病原菌也会感染水稻植株,影响正常生长。下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入海水稻细胞
B.海水稻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C.液泡逆浓度梯度吸收Na+增大细胞液的浓度以适应高浓度环境
D.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运入液泡或运出细胞
9 . 普通水稻移植到盐碱地,根细胞间H减少,抑制依赖H+梯度的Na+外排,导致根细胞Na+大量积累,影响细胞中酶的活性。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运输,使细胞间pH小于7,促进Na+外排,维持细胞正常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稻对H+和Na+的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海水稻根细胞膜上有向内运输H+和向外运输Na+的转运蛋白
C.海水稻通过主动运输将H+运出细胞,以维持细胞间的pH
D.海水稻通过协助扩散将Na+运出细胞,以降低细胞中Na+浓度
10 . 下图1表示钠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SGLTs)和钠钾泵协助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Na+和K+的过程。图2为龙胆花闭合后重新开放的相关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所需的能量由____提供。据图1分析·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____
(2)龙胆花在处于低温16℃下 30 min内发生闭合,而在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 min内重新开放。龙胆花的重新开放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增大有关。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____。据图2分析,低温处理使龙胆花闭合的原因是____。图2中GsCPK16的作用是____
2024-01-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