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管腔液(原尿液)中部分物质的吸收示意图,已知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上皮细胞不断吸收多种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导致细胞质浓度大于原尿液浓度,导致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其吸水方式为____,由图推断,AQP1应为____
(2)若X为氨基酸,则氨基酸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尿液的形成是血浆中大部分物质进入肾小管腔,经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剩余的部分最终形成尿液。糖尿病患者由于肾小管腔液中葡萄糖含量过多而导致尿液过多,从渗透作用角度分析尿液增多的原因是____
(4)X运出上皮细胞的方式未知,欲判断X出胞方式,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
预期结果:____
2024-03-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B卷)
2 .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在每昼夜有两个分泌高峰,约在3:00~8:00和16:00~19:00时间段内。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下午血糖浓度基本平稳且无低血糖现象,但在晚餐前发生短暂高血糖的“黄昏现象”。下图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昏现象”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氧化分解、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糖原分解、抑制______等发挥降血糖作用,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有______,它们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3)推测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黄昏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4)如图所示,晚餐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______方式进入细胞,首先被葡萄糖激酶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在______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ATP,ATP/ADP比率上升,引起胰岛B细胞膜上对ATP敏感K+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为______,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______方式释放。
(5)正常人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会在3:00~8:00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REV-ERB基因表达来维持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糖升高。请完成下表:

实验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实验指标

结果

正常小鼠

48h光照

血糖

异常升高

正常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正常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______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______

血糖

正常

3 . 下图是葡萄糖刺激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葡萄糖在葡萄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属于____(吸能、放能)反应。6-磷酸葡萄糖携带负电荷,不能透过____,这是细胞一种保糖机制。
(2)6-磷酸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ATP,ATP/ADP比率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____(开放、关闭),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引起____打开,Ca2+内流,触发储存有胰岛素的囊泡释放。
(3)血糖浓度降低时,血管壁上血糖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__,通过自主神经一方面促进胰高血糖素和____的分泌,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肝脏,促进__和糖异生作用。
(4)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

① 由图1结果显示,黎明现象可能与____节律性分泌异常有关。
② 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与生物钟相关的REV-erbβ基因的动态表达,结果如图2,DP+组中REV-erbβ基因表达发生了____,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③ 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往往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除上述实验结果,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填序号)。
Ⅰ. 存在胰岛素自身抗体     Ⅱ. 胰岛素受体减少        Ⅲ. 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       Ⅳ. 组织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Ⅴ. 胰岛素分泌障碍
4 . 肾内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AQP2、AQP3、AQP4等多种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ADH)会通过调控AQP2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体液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中属于内环境的有_______________;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_______________ 与(集合管内的)原尿的混合。
(2)ADH合成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某种刺激”引起尿量减少,则该刺激可能为__________,此时_____________ 产生渴觉,ADH的释放量_______________,并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据此推测X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3)水分子通过AQP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集合管细胞中,AQP2与分泌蛋白都能通过囊泡进行转运,它们在囊泡的位置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正常人一次性快速饮用1000mL纯净水,b过程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4)若人体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尿量超过3L/d,则可能患有尿崩症。下列有关引发人体尿崩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有_______________
①下丘脑的损伤导致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
②自身产生的抗体与ADH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集合管细胞对ADH不敏感
③控制合成AQP2的基因过量表达,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增多
④通过ADH的调控,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AQP3和AQP4的数量过少
⑤含AQP2的囊泡上缺乏某些蛋白,导致AQP2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
2023-09-14更新 | 4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是铁代谢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分别发挥储存和运输铁离子的功能,具体铁代谢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铁转运蛋白1(FP1)是位于质膜上的铁外排通道,炎症诱导铁调素可以抑制FP1功能,导致炎症性贫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2+通过FP1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Fe2+通过FP1时不需要与其结合
B.转铁蛋白受体即铁的载体蛋白
C.转铁蛋白的循环过程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D.炎症性贫血时,血液中铁蛋白含量升高
6 . 蔗糖是甘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由液泡膜上的蔗糖载体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把蔗糖和H+运输到液泡贮存。液泡也是植物细胞中贮存Ca2的主要细胞器,利用蛋白CAX再将液泡中暂时贮存的H+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同时把细胞质基质中的Ca2以以与H相反的方向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并储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CAX的实质是液泡膜上的通道蛋白,运输具有专一性
B.向液泡运输H+和Ca2+都需要消耗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Ca2通过CAX的运输不利于甘蔗的叶肉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
D.抑制蔗糖运输载体的功能会抑制Ca2+运入液泡中储存的速率
7 . 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盐胁迫下,Na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使用ATP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
C.在高盐胁迫下,胞外Ca2抑制转运蛋白A,胞内Ca2促进转运蛋白C
D.转运蛋白C能同时转运H和Na,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2023-08-19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十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
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有关
C.胰高血糖素能提高图中葡萄糖转运载体活性,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9 . 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请回答问题:
   
(1)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这体现了液泡膜____________的特点,液泡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图示各结构中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_______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的。为减少Na+对胞内代谢的影响,这种H+分布特点可使根细胞将Na+转运到细胞膜外、液泡内,该过程中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
(3)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以____________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 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
(4)为验证Ca2+在高盐胁迫下对盐地碱蓬吸收Na+、K+的调节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材料:盐地碱蓬幼苗、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含NaCl和KCl)、Ca2+转运蛋白抑制剂溶液等。
②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盐地碱蓬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进行培养:
b.甲组加入2mL蒸馏水,乙组加入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高盐培养液中Na+、K+浓度。
③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与甲组相比,乙组培养液中____________,说明Ca2+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
10 . 心肌收缩是 Ca2+流入细胞质触发的,这一过程需要 Ca2+通道 RyR2 来介导,人体对 RyR2 活性的精确调控对维持心跳是至关重要的。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咖啡因对正常 RyR2 和发生某种突变后的 RyR2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浓度咖啡因可提高 RyR2 活性,高浓度咖啡因可抑制 RyR2 活性
B.上述突变后的 RyR2 仍会受到咖啡因影响,但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下降
C.在1mmol/L 咖啡因作用下,Ca2+流入细胞需要的能量比 0. 1mmol/L 时多
D.正常人饮用咖啡会引起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