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膜上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膜蛋白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通过自身结构的改变来介导该分子的跨膜转运
B.某些膜蛋白能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将胞外信号转变为胞内信号
C.某些膜蛋白能参与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过程
D.某些膜蛋白能催化ATP的水解进而促进物质的跨膜运输
2 . 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Ⅰ-浓度是血浆中Ⅰ-浓度的30倍。血浆中Ⅰ-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图所示。已知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Ⅰ-竞争N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Ⅰ-的方式与其运输Na+的方式相同
B.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Ⅰ-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C.哇巴因可抑制NIS的功能,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并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
3 . ABC转运蛋白主要分为TMD(跨膜区)和NBD(ATP结合区)两部分。研究表明,某些ABC转运蛋白能将已经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排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MD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比NBD低
B.游离的氨基位于ABC转运蛋白的肽链的两端或R基
C.物质转运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D.肿瘤细胞合成大量的ABC转运蛋白会使耐药性增强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显示了丙酮酸(相对分子质量为88.06D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方式。已知线粒体外膜的孔蛋白可以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Da的分子自由通过。而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丙酮酸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不消耗能量
C.丙酮酸和H+(质子)能用同一载体协同运输,说明载体不具有专一性
D.H+两次过内膜的方式不同,一次是协助扩散、一次是主动运输
5 . 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原尿,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若干只正常实验大鼠(体内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置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置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空白对照组为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
A.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间的自变量是尿酸氧化酶的活性
B.F能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其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上尿酸盐转运蛋白的数量
C.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这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设置模型组的作用是进行对比,以观察治疗组中F药物的作用
6 . 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细胞膜相当于图甲中的③
B.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
C.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相同
D.图丙中,限制b点和c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7 .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其中C酶的作用是使A受体胞内肽段(T)磷酸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因此在传入纤维末梢以主动转运的形式分泌
B.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对H区的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区神经细胞A受体总量将明显增加
D.为证实A受体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的短肽应分别与T的氨基酸序列相反和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蛋白介导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协助扩散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扩散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种蛋白,只有载体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具有特异性
B.协助扩散时,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不会发生构象改变
C.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D.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用图乙表示
9 . 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可能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丁、戊对应的方式,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
D.分泌蛋白的释放,与戊代表的方式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图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基酸以协助扩散方式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受载体蛋白的限制
C.图2中的乙从胞内运输至胞外的方式与Na+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D.若图2中的两种物质表示CO2和O2,在浆细胞内外的分布则甲为O2,乙为CO2
2018-06-10更新 | 813次组卷 | 4卷引用:【省级联考】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春季联赛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