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绿硫细菌是一种自养厌氧型细菌,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进行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如下图1和图2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光合片层中菌绿素复合体是由菌绿素与____共同组成的,与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素等色素功能相似,具有____光能的作用。
(2)研究发现,绿硫细菌缺乏处理氧自由基的酶。从图1光反应过程看,与高等植物的光反应过程是主要的区别是____,这种区别对绿硫细菌的意义是____
(3)图1中,ATP合酶以____方式运输H+。光合片层内腔中H+高形成原因包括内腔中H2S分解产生H+____
(4)图2的绿硫细菌暗反应过程(图中省略了ADP、Pi等部分物质)是一种特殊的逆向TCA循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

   

①图中CO2固定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在不干扰循环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绿硫细菌合成一分子己糖,至少需要消____分子ATP和____分子CO2
2 . 研究发现,静息时突触小泡膜上存在“质子流出”现象,突触小泡膜上的Ⅴ型质子泵(Ⅴ-ATP酶)必须不断工作,将质子再泵回小泡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小泡内侧,储存着神经递质
B.质子泵回小泡的过程无需消耗能量
C.“质子流出”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质子流出”现象说明生物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4-03-0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材料,喜阴凉气候。研究发现,罗汉果主要活性成分为罗汉果苷Ⅴ,其在罗汉果生育后期由光合产物转化而来。某学习小组为探究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和罗汉果苷Ⅴ含量的影响,将四组长势一致的生育后期植株分别进行遮荫率为0(对照组)、30%、50%、70%的处理,其它日常管理相同,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罗汉果苷Ⅴ含量,结果如下所示(忽略遮荫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表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与罗汉果苷V的影响

处理

净光合速率(umol.m-2s-1)

罗汉果苷V含量(%)

遮荫率为30%

5.98

4.77

遮荫率为50%

7.55

5.82

遮荫率为70%

4.66

4.43

对照组

4.93

4.61

   
(1)罗汉果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吸收CO2,CO2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进而被还原成光合产物。
(2)由表可知,对照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低于遮荫率为50%处理组,结合图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前学习小组根据罗汉果喜阴凉气候的特性,预期遮荫率为70%处理组的罗汉果苷Ⅴ含量高于对照组。请分析实验结果中遮荫率为70%处理组的罗汉果苷Ⅴ含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
(4)在大棚栽培中,若想要进一步提高罗汉果苷Ⅴ的含量,请结合图及表的结果分析,设计一个最佳处理方案。_____________
2023-07-1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高三适应性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图中的蛋白a、b是植物细胞膜上的两种运输H+的载体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运出细胞时载体a发生了空间结构的改变
B.H+通过载体a、b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H+和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
D.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H+的跨膜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效应(LTP),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地刺激两个神经元。其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降低膜外Ca2+浓度有利于LTP的形成
B.NO会促进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C.谷氨酸、NO的释放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D.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6 . 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过程中,NADH脱下的H转运至线粒体的内、外膜之间的膜间隙中,形成H的质子梯度。H顺浓度梯度沿ATP合成酶复合体的质子通道进入线粒体基质,并将ADP和Pi合成ATP。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合成酶复合体既具有催化功能又具有运输功能
B.H通过ATP合成酶复合体进入线粒体基质属于主动运输
C.硝化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推测其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电子传递链
D.蛋白质复合体将H转运到膜间隙所需的能量来自NADH的氧化反应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Ca2+在载体蛋白协助下,进行跨细胞膜运输的过程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此过程是主动运输,细胞在ATP供能的情况下主动吸收以提高胞内Ca2+浓度
B.跨膜运输时,Ca2+需与特定的载体蛋白紧密结合,表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C.该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可降低ATP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每次转运都会发生同样的结构改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需要载体协助
C.该物质可能是氧气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2021-11-07更新 | 275次组卷 | 6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福建专用)
9 . 图1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示意图。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甲是_____。除载体蛋白外,④过程还需要[丙] _____
(2)据图2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_____(填图2中物质名称)的通透性相同,这些物质跨膜转运方式为_____
(3)图2中,K+、Na+、Cl-通过_____膜的转运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这体现出生物膜具有_____性。
(4)据图2分析,H2O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包括图1中的_____(填序号)。
2022-04-19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福建专用)
10 . 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Na+,K+,Cl-,Mg2+的相对浓度。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和Cl-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内液渗透压
B.Na+和Mg2+运出细胞的方式相同,K+和Cl-运入细胞都需要消耗ATP
C.Na+和K+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平衡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功能
D.四种离子在体液中的浓度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022-02-19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