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V-ATPase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进入液泡
B.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Cys利用H+电化学势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
D.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2 .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2018-06-09更新 | 16072次组卷 | 105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
2018-06-09更新 | 7125次组卷 | 78卷引用:天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着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B.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C.ATP/ADP比率的上升,使胞内K+浓度增加,促进Ca2+内流,进而促进胰岛素释放
D.Ⅱ型糖尿病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或存在胰岛细胞抗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研究发现,甘蔗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进入伴胞细胞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外体的pH因H+-ATP酶的运输作用而逐步降低
B.图中细胞间可通过途径①的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C.转运蛋白都含有相应分子或离子的结合部位
D.加入H+-ATP酶抑制剂不会影响蔗糖的运输速率
2010·安徽·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则能通过图甲中c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K+C.胰岛素D.CO2
2022-12-02更新 | 1657次组卷 | 19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Ca2+在载体蛋白协助下,进行跨细胞膜运输的过程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此过程是主动运输,细胞在ATP供能的情况下主动吸收以提高胞内Ca2+浓度
B.跨膜运输时,Ca2+需与特定的载体蛋白紧密结合,表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C.该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可降低ATP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每次转运都会发生同样的结构改变
9 . 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为物质的协助扩散过程
B.图中膜蛋白可控制各种物质进出细胞
C.载体蛋白每次转运物质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0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该局部麻醉药的载体蛋白
B.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C.局部麻醉药作用于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兴奋的产生
D.该种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和效果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