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如图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 000倍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可能是因为消耗的能量较少
B.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两种膜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均具有专一性
D.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2 .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如图1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可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资料2.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²+、Ca²+、SiO4-)的浓度。

   

(1)据图1分析,③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2)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____________组成的原生质层。
(3)根据图2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情况,初步得出结论有:不同植物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植物______________
3 .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为研究生物膜的特点及应用,某科研小组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水分子只能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B.生物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Na+,可能是运输K+的载体蛋白较多
C.生物膜和人工膜上甘油的通透性相同,说明甘油是自由扩散
D.生物膜对K+、Na+、Cl-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 .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转运蛋白种类密切相关,转运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有关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跨膜蛋白
B.两者运输物质时构象都发生改变
C.两者既能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也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D.转运物质的特异性只与物质的大小、性质有关,不与两者的结构有关
5 . 转运蛋白属于一类膜蛋白,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下列关于转运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通过通道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载体蛋白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D.通道蛋白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物质通过
6 . 细胞内的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分工,同时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图为人体性腺细胞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对话,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其形成与b有关
B.c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青春期时e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D.d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性激素等有机物的合成与a有关
7 . 如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雌激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自由扩散穿过核孔并作用于核内DNA
8 . ABC转运蛋白中含有两个腺苷三磷酸结合域(TMD),TMD通过水解腺苷三磷酸释放能量驱动金属离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物质的转运。TMD在物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构象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MD具有水解 ATP 活性,1分子ATP水解后产生2分子ADP
B.ATP水解抑制剂会降低ABC转运蛋白对金属离子的转运速率
C.温度变化是通过影响TMD的构象变化从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
D.ABC 转运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运输糖类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9 . 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具有突触结构,但不能传递信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B.“沉默”的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C.“沉默突触”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神经递质的酶
D.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右图),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I-时需要借助Na+的浓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已知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I-竞争N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B.钠钾泵通过协助扩散将细胞内Na+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运输Na+的方式与其运输I-的方式相同
D.哇巴因可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吸收碘,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