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细胞壁空间的生长素通过扩散或在输入蛋白的作用下,从细胞的顶端流入细胞质基质,又在细胞基部通过输出蛋白的作用下输出细胞。如此反复进行,实现极性运输,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生长素(IAA)以非解离(IAAH)或阴离子型(IAA-)两种形式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极性运输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生长素在pH为__________(填“酸性”或“中性”)环境中更稳定,不容易解离,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具有亲脂性,此状态下的生长素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IAA-形式的生长素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提供适宜的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等所需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进行极性运输。写出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mv 。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mv 变为+30mv 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约为100mv ,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该离体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段分析图甲中电位变化情况:
① A点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为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形成原因是_____
② BC段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为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形成原因是_____
③ CE段时,K+通道打开,相应离子以_____的方式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
(2)K+外流和Na+内流属于哪种运输方式?_____ 需要借助什么类型的蛋白?_____
(3)当降低细胞外溶液的K+浓度和降低细胞外溶液的Na+浓度时,对膜电位的主要影响是什么?_____
(4)图乙中,②区域表示_____(填“兴奋”或“未兴奋”)区。兴奋会向_____(填标号)方向传导。兴奋传导方向与_____(填“膜内”或“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3 . 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人及其他动物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下图是家兔从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并转运到全身各处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或者血液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推测,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a为_____;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运输方式b为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食物中的葡萄糖需要经过组织液、血浆等内环境才能进入肌肉细胞,而肌肉细胞产生的CO2也需要经过组织液、血浆等内环境才能排出体外,由此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
(3)结合图中信息,葡萄糖从组织液到肌肉细胞被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_____层膜;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4 . 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___________。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丙为____________的结构模式图,图中6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的膜,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神经递质大多是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囊泡转运的方式运输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_____(多选)。
A.避免在运输时被酶降解
B.释放时不需要能量消耗
C.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
D.可定点转运并释放
(5)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开展大蒜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科研人员配制了浓度为0.01、0.025、0.1、0.25、0.5、0.75、1.00mmol/L等9种不同浓度KH2PO4溶液,将大蒜的根系分别全部浸入上述9种溶液里,其他培养条件均适宜且相同。4h后取出植株,测定得到下图所示的大蒜根系吸收磷的速率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
   
(1)大蒜根细胞吸收磷酸盐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等重要有机物。
(2)在图 1 中,磷酸盐浓度超过 0.8 mmol/L 以后,大蒜根系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不再随磷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限制了吸收速率。由此可判断大蒜根系细胞吸收磷酸盐的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在浓度为 0.01mmol/L 和 0.025 mmol/L 的 KH2PO4溶液中,大蒜根细胞中磷酸盐的浓度为0.04~0.12mmol/L,这种______(填“逆”或“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符合_________________(填运输方式)的特点。
(4)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紫皮大蒜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整个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大蒜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_____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不同的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1min后,处于2mo 1·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约在80s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
6 . 海水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稻资源,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海水稻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pH为8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下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SOS1和NHX为膜上两种蛋白质
(1)据图分析,Na+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______,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2)盐碱地的土壤pH呈碱性,但海水稻根细胞间的pH却呈酸性,原因是______。过量的Na+进入根细胞会对其产生毒害,结合题图,海水稻缓解该毒害的作用机理是______
(3)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______(填“高”或“低”),请参考“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要求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2023-09-16更新 | 4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金科大联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G代表物质,反应I、Ⅱ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图中PsbS是类囊体膜蛋白,激活的PsbS能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____ ]填图中字母)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中,H2O分解为[____] ______和H+,同时失去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用于形成[____] _______
(2)H+通过Z蛋白外流的同时促进[____] _______的合成,因此Z蛋白的功能有_______
(3)据图分析,光照过强会导致类囊体腔pH______(填“升高”或“下降”),从而激活PsbS。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
2023-09-1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 A、B、C 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 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
   
(1)抗利尿激素在_____合成,并运输到_____储存。一般情况下,促进其合成和释放增多的因素是_____升高,这一因素会刺激位于_____中的_____
(2)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水调节过程还存在盐平衡的调节。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_____(填激素名称)参与。据图分析,当抗利尿激素减少时,尿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迷走神经参与大鼠尿量调节,与迷走神经相比,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的调节过程所具有的特点有_____(至少写出2条)。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慢性梗阻性肺部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和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等特征。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CFTR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下图表示正常人和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氯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
   
(1)图中所示H2O的运输方式为______,H2O还可以通过______方式进出细胞,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
(2)正常情况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____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此过程中,氯离子只能与CFTR蛋白结合,原因是_____
(3)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支气管中黏液增多,导致支气管反复感染和气道阻塞,呼吸急促。据图分析囊性纤维化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的原因是_____
(4)支气管上皮细胞运输氯离子的方式为_____,该运输方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对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____
(5)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①______;②_______
10 .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如图1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可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资料2.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²+、Ca²+、SiO4-)的浓度。

   

(1)据图1分析,③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2)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____________组成的原生质层。
(3)根据图2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情况,初步得出结论有:不同植物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植物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