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O2吸收量
a100
b83
c64
d7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将酵母菌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支试管中均发生了细胞呼吸
B.乙中会产生,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乙和丁中的细胞呼吸产物相同
D.因为有氧气存在,所以丁中会进行有氧呼吸
3 .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生成量和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5%时,产生的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曲线交点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相等
C.氧浓度为0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该植物器官可以是甜菜块根
4 .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细胞的结构不可能产生CO2的是(       
A.水稻根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醋酸杆菌的细胞质基质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D.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2023-03-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1表示酵母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相关物质代谢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酵母菌细胞内丙酮酸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被消耗。
(2)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有人认为是因为O2的存在会抑制图1中酶I的活性而导致无酒精产生,为验证该假说,实验小组将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__________(填“含线粒体的沉淀物”或“上清液”)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乙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立即再向甲试管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滴加等量的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按照上述实验过程,如果观察到甲试管__________,乙试管__________(填甲乙试管颜色变化),说明(2)中假说成立。
(3)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中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1)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2所示。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该人工体系模拟酵母菌细胞中__________(填场所)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4)科学家利用上述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I的转运

H+通过Ⅱ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1

产生

2

不产生

3

不产生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分组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1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囊泡外。
②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H+通过__________(填“I”或“Ⅱ”)向囊泡外转运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③上述实验表明,如果利用人工体系模拟叶绿体产生ATP,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H+电化学势能→ATP中的化学能。
6 . 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呼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其中消耗等量的糖能够产生更多能量的是_______呼吸。
(2)图中①过程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阶段是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3)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CO2的产生是在第_________阶段,H2O的生成是在第_________阶段,[H]的生成在第_________阶段,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______
(4)无氧呼吸在第_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无氧呼吸底物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_____________中。
(5)种子萌发过程中,护理不当会出现烂芽现象影响种植。究其原因是由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毒害所致。
(6)有氧呼吸化学反应式可简写成(原料为C6H12O6):______________
7 .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通气情况下,品种A和B的根系细胞产生的CO2都来自线粒体
B.低氧胁迫下,品种B对氧气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C.低氧胁迫下,根细胞中丙酮酸分解为酒精的过程不产生 ATP
D.低氧胁迫不影响黄瓜的光合速率和产量
14-15高二上·北京东城·期末
名校
8 .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不产生CO2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2023-03-01更新 | 485次组卷 | 82卷引用:天津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C.动物和人细胞发发生a时,氧气进入线粒体可使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10 .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原反应引起的呼吸急促,受到神经-体液共同调控
B.BC 段下降的原因是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乳酸在血浆中被氧化分解
C.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无氧呼吸产生更多的乳酸进入血液
D.BC 段,人体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2023-02-03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