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依赖于完整的呼吸链,如图1所示。乳酸菌由于不能合成血红素,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实验小组将等量的乳酸菌分别接种到甲和乙两组培养基中,甲培养基处于正常的无氧状态,乙培养基中添加血红素并供氧,两组培养基中乳酸菌的生长量和培养基的pH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不足时,NADH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为酒精和CO2
(2)CcpA是一种代谢调控蛋白,研究发现当葡萄糖存在时,CcpA能抑制乳酸菌吸收血红素,乳酸菌吸收血红素后能以乳酸作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据图分析,培养10 h前,乙培养基中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最终状态下,乙培养基能获得较高的细胞生长量和较高的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的积累对乳酸菌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研究发现血红素能促使乳酸菌及时的消耗氧气,从而减缓氧气对乳酸菌的毒害作用,试设计实验对该发现进行验证,要求简要的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___(细胞器)膜上,蛋白S与蛋白A结合,使Ca2+___方式进入该细胞器腔内,随后Ca2+进入线粒体,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__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___(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3)据图分析,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S蛋白减少,使得进入线粒体的钙离子减少,进而___,脂肪合成减少。
(4)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oFI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流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
(5)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体内,图示过程会加强,进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D.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甘油
3 . M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体终末复合物。正常情况下,外源性M蛋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M蛋白可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增加ATP的合成,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氰化物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M蛋白的活性,而对该膜上的交替氧化酶的活性无影响,使细胞在消耗等量呼吸底物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补充M蛋白也会加快肌细胞细胞质基质中[H]的利用
B.M蛋白参与[H]和氧气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C.M蛋白参与[H]和氧气结合,并将大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
D.消耗等量底物的情况下,氰化物使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减少
2023-10-1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4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C.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2023-10-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科研人员发现,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癌细胞也会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图1为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为研究该问题,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1)图1中物质A为_____。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又称糖酵解,发生在_____
(2)葡萄糖氧化分解时,产生的NADH需要不断被利用并再生出NAD才能使反应持续进行,酶M和酶L均能催化NAD的再生,但酶M仅存在于线粒体中,酶L仅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用溶剂N配置不同浓度2DG(糖酵解抑制剂)溶液处理分裂的癌细胞,结果如图2。
①癌细胞中的NADH不断被利用并再生出NAD的场所是_____;图2中,糖酵解速率相对值为_____的组别为对照组,该组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处理癌细胞。
②图2表明,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较低时,癌细胞优先进行_____;糖酵解速率相对值超过_____时,酶M达到饱和,酶L的活性迅速提高,保证NAD再生,癌细胞表现为进行旺盛的_____
(3)综上所述,癌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旺盛无氧呼吸的可能原因是其生命活动需要大量能量,_____,乳酸大量积累。
6 . 葡萄糖是真核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图为动物细胞中糖类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胞质溶胶中,糖酵解产生________(物质),如果缺氧,丙酮酸将被转化为________
(2)线粒体对多数亲水性物质透性极低,因此在有O₂存在时,丙酮酸需要在膜转运蛋白的帮助下进入________,脱羧后与辅酶A(CoA)连接,产生________进入TCA循环。
(3)糖酵解和TCA循环产生的________中含有高能电子,这些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中的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________
(4)线粒体本身遗传信息有限,大多数蛋白由核基因编码,这些蛋白在________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研究发现他们的转运与氨基端的信号序列有关,这些信号序列基本不含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且具有特定构象,其意义是________
(5)ATP合酶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结构,为鉴定ATP合酶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线粒体膜重建实验,过程如下,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易操作步骤

分离内膜包裹的基质

利用________的原理,使线粒体的外膜先吸水涨破,经离心后取沉淀物。

获取内膜小泡

用超声波处理使线粒体破裂,破裂的线粒体内膜能够自封闭成内膜小泡,其上结合有________

________

用脲处理使内膜上附着的酶颗粒脱落,将处理后的样品离心后,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液。

鉴定ATP合酶的功能

加入pH缓冲液,光滑型小泡和ATP合酶颗粒均不能合成ATP;将分离的酶颗粒与内膜小泡重新结合,小泡具有ATP合成的能力。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ATP合酶的正常功能是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ATP的合成,若是脱离了内膜则无法合成,推测原因是________
7 .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中的[H]均会出现积累现象
B.酒精和乳酸可由同一种物质转化而来
C.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第二阶段生成ATP
D.两种细胞的线粒体中均可能产生CO2
2023-10-01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通过GLUT(载体蛋白)吸收葡萄糖,正常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而癌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获得相同的能量时,相比于癌细胞,正常细胞消耗的葡萄糖更多
B.葡萄糖进入人体所有细胞的过程均需要消耗ATP且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可通过注射GLUT抑制剂治疗癌症,且该方法对人体无副作用
D.癌细胞的GLUT相关基因的表达强度可能要大于正常细胞的
9 . 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线粒体外膜上分布有较多的葡萄糖转运载体
C.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线粒体中能产生酒精
D.线粒体膜是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9-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为测定绿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研究小组将一株绿萝置于透明玻璃罩内,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其黑暗条件下的CO释放速率(如图甲所示)和适宜光照下的CO吸收速率(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24℃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光合作用固定CO的速率为62mol/s
C.29℃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呼吸作用释放CO的速率与光合作用固定CO的速率相等
D.绿萝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4℃,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29℃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