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如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______ ,D表示 ______
(2)缺氧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与玉米根细胞产物不相同,直接原因是 ______ ,马铃薯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______
(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 ______ ,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从乙图中可以看出,15℃下植株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______ (用CO2的量表示),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温度是 ______
(4)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 ______ 层磷脂分子层,在研究温度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______。(列举至少两项)
2024-01-28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黑龙江、吉林适用,15+5+5题型)-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生物猜想卷
2 . 植物遇到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如水分不足、洪涝、高温或低温、病虫害等,往往会出现一些应激性反应。请结合不同的植物胁迫,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洪水易造成低氧胁迫。此时植物根系易变黑、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引发的干旱胁迫,首先是保卫细胞失水,气孔_______(变大或变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___阶段。
(3)盐(主要是NaCl)胁迫环境下,大豆细胞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写出盐胁迫条件下,大豆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4)图中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对细胞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胁迫持续三天,叶片颜色会变浅,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叶绿体的膜结构遭到破坏,科学家认为外源ABA能使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减慢。若用玉米幼苗为原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观点,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