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形成、成熟过程中测定(开花后数天)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图乙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______________水含量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抗逆性增强;而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据图甲分析得知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转化生成。
(3)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产物分为___________。检测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小麦种子相比,在种植花生种子时,应该浅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跟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伤口附近的细胞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稻田需定期排水,是防止根细胞无氧呼吸,积累太多乳酸影响酶的活性
C.在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加大昼夜温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栽培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主要目的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较多的O2
3 . 《氾胜之书》中记载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务粪泽”:通过灌溉和施肥,农作物吸收水分和有机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早锄”:农田除草能降低农作物与杂草因生存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
C.“春冻解,地气始通”: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D.“以此时耕田”: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既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又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 . 线粒体外膜含有亲水性的通道蛋白,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可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小。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基质,经一系列反应产生NADH,NADH分解产生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传递给O2并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会驱动H+的逆浓度运输,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糖酵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NADH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
(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H和_________,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最终转变为_________
(3)综上所述,缺氧条件下,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难以进入线粒体,原因是_________
(4)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交替氧化酶(AOX)呼吸途径,它可以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气生成水而不伴随跨膜H+浓度梯度的产生。在低温条件下,细胞主要进行AOX呼吸途径,其意义是______
2022-03-07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5 .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B.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6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有氧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
B.大棚夜间适当降温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需要创设无氧环境
D.应在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下储藏蔬菜和水果
2022-0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松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的耕作措施,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松土也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空气中扬尘的出现,近年来,农业提倡休耕法,休耕是指降低农田耕作频率如原来一年双季改为一年单季,休耕是进行土壤肥力恢复的一种种植方式。休耕期间需注意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如在休耕期间种植绿豆、田菁等豆科植物做绿肥,不浇水,不收获,下在作物种植前直接翻耕入田,可以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肥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豆科植物作为绿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200

1180

560

623

2022-02-16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理综生物试题
8 . 甲图为真核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X、Y代表物质,①②③④⑤代表过程),乙图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气体交换相对值。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物质X是__________,其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
(3)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细胞内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
(4)根据乙图推理,储存蔬菜水果A、B、C三点应该选择__________点对应的O2浓度,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9 . 某同学制作馒头前,将面粉、温水、酵母菌按比例混合形成面团,不断揉搓面团后放入容器进行“发酵”一段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馒头发酵与酸奶发酵的原理相同B.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水和能量
C.若发酵时间过长会产生淡淡的酒味D.馒头中的小孔是发酵释放CO2所致
10 . 下列关于各种微生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厌氧型的乳酸菌只能生活在缺氧环境中
C.好氧细菌在相对缺氧条件下对氧气比较敏感
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可使酸性重铬酸钾变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