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1 . 车前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长势和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某科研小组以温度、CO2浓度对车前草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_________中的化学能,驱动了暗反应的进行,将CO2转化为储存着化学能的糖类。车前草光合作用所需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这些酶分布于_________(答出具体结构)。
(2)图中实验结果表明CO2浓度与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
(3)图中结果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CO2浓度的增加可以使光合速率增加,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与B点相比,A点CO2浓度增大了5倍,而光合速率并未增大5倍,此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内部因素可能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3-03-06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理综生物·试题(一模)
2 . 认识生长大周期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若要促进植物生长,必须在生长速率最快期到来之前采取措施才有效,如果生长速率已开始下降,器官和株型已形成时才采取措施,往往效果很小甚至不起作用。生长曲线反映了植物生长大周期的特征由3部分组成:对数期、直线期和衰老期。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大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数期植株绿叶较少,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其生长速率慢的原因是______
(2)随着植株的生长,进入直线期后,植株根系越发庞大,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导致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水在光合作用过程的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
(3)植株进入衰老期,______强度减弱,______强度不变或稍有增加,导致干物质量减少,表现为生长变慢或停止。
(4)结合题图信息,若要控制植株的徒长,可在种植后______d前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目的。
3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ATP和NADPH等,其中NADP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
(2)H2O和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H2O而不是CO2,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4 . 光是绿色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植物吸收不同颜色(波长)的光可产生不同的效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布在叶肉细胞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可影响叶片颜色
B.暗中萌发生长的玉米幼苗不含有叶绿素,不能吸收红光
C.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在适当条件下照红光会发生放氧反应
D.蓝光能参与光合作用,也可作为信号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5 . 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其过程如图所示。为提高水稻产量,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获得了酶A缺陷型的水稻突变株,在不同条件下检测突变株与野生型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与物质含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0.5%CO20.03%CO20.03%CO2
指标平均株高/cm平均株高/cm乙醇酸含量(ug/g叶重)
突变株42241137
野生型43421
(1)根据不同条件下植株的生长状况差异,可推测该突变株在___________(场所)进行的___________(生理过程)效率降低。
(2)分析物质含量与变化,推测酶A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已知大气中CO2含量约为0.03%,参考题干信息,分析自然状态下突变株长势不如野生型的原因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工大棚中,抑制光呼吸、提高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
6 . 沙棘因其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重要树种之一、科研人员利用一定频率的闪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一段时间,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处理时叶肉细胞中会发生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黑暗处理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
(2)光照开始时,O2的释放速率比CO2的吸收速率快,原因是_____
(3)CD段两曲线重叠,此时沙棘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再重复上述实验,将光照和黑暗的交替时间依次进行调整,分别是10秒、7.5秒、5秒,结果发现叶肉细胞吸收CO2总量会不断增加,原因是_____
7 . 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功能与膜蛋白质密切相关。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蛋白质类型受体蛋白转运蛋白ATP合成酶核孔复合体
分布场所主要在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1)_____核膜
作用(2)_____通过(3)_____(填跨膜运输方式)转运葡萄糖光反应阶段催化ATP的合成(4)_____
作用对象信息分子葡萄糖ADP、Pi(5)_____(举例写出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即可)
8 . 太阳光能的输入、捕获和转化,是生物圈得以维持运转的基础。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能够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______中。
(2)夏季晴朗午后以及傍晚植物的光合速率都会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若一昼夜温度不变,某温室大棚内在6:00和18:00时CO2浓度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则6:00时的光照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0时的光照强度。
(3)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加快,而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
2023-01-30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二)理综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两种传递电子并产生ATP的生物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为叶绿体内膜,图乙为线粒体内膜
B.两种膜产生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为H+的跨膜运输
C.图甲中产生的O2被图乙利用至少跨4层磷脂分子
D.图甲中氧为电子受体,图乙中氧为电子供体
10 .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甲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乙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
(2)若图1中装置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试验,则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回答出两种主要因素)等。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 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2023-01-04更新 | 148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练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