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13 道试题
1 . 从“退耕还林”的实施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提出,都充分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者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调查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

退耕还林的年限(年)
(1)该地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的丰富度逐渐___(填“增加”或“降低”),主要原因是它在与灌木、草本、___(填种间关系)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2)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类似山区再经过___年左右,其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___演替,该演替所需的时间___,其主要原因是___。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___(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2 . 图1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图2为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开花后10到30天,小麦种子干重总量变化趋势是___(填“上升”或“下降”),物质的干重主要与___元素密切相关,小麦种子成熟后,产生保持休眠的激素是___
(2)图2中X物质为___,如果在开花后将花去除,叶片内三碳糖的含量将会___,进而___卡尔文循环。
(3)已知酶K促进淀粉的形成,请在图中绘制酶K的活性变化曲线___

3 .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患者体内发生一系列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如流涕、打喷嚏等。临床上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1)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_______细胞会产生抗体,该细胞由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来,这两个信号是指______
(2)过敏性鼻炎患者的______功能异常,糖皮质激素可作为________(填“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来治疗过敏性鼻炎。但是大量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这说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________调节。除此以外,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还存在______调节,这一调节是通过______来进行的。
(3)糖皮质激素还参与血糖的调节,与其在血糖调节中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至少答出两种激素名称)。
(4)研究表明药物A可显著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而抗组胺药物B能增强药物A的疗效。患有过敏性鼻炎的癌症患者使用药物A的疗效与普通癌症患者相比会___(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4 . 为了研究和保护某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珍稀动物褐马鸡的相应数据,并绘制成如图(λ为增长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捕获该保护区内褐马鸡会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B.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调查褐马鸡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C.4~10年间该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D.d点和e点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5 . 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起始是由启动子所决定的,启动子大多位于RNA转录起始点上游区域,长度约为100bP,是基因精确和有效进行转录所必需的结构,典型的启动子包括TATA盒和CAT盒。在TATA盒和CAT盒之间插入任何一个核苷酸都可以降低基因转录的水平。如图是某基因的启动子,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启动子是DNA分子中可以与___酶特异结合的部位,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推测___(填“CAT盒”或“TATA盒”)更容易让上述酶发挥作用,原因是___
(2)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转录的起始是个关键,此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是___,启动子起始转录的方向是从模板链的___延伸。
(3)若提取该基因的mRNA,再经逆转录得到基因序列称为cDNA序列,该cDNA序列中___(填“含”或“不含”)CTA盒序列,其原因是___
(4)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点上游处还有一个称为增强子的序列,推测其作用是___,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增强子只有在B淋巴细胞内活性最高,胰岛素基因的增强子只在胰岛B细胞内活性最高,由此说明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某昆虫的体色有黑体、灰体和条纹状三种,研究人员对其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一和实验二亲本都为纯合子,同时已知某些基因对色素有淡化作用,且有累积效应,(涉及基因用A/a、B/b、C/c……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PF1F2
实验一黑体×条纹灰体灰体∶黑体∶条纹=6∶3∶7
实验二黑体×条纹灰体灰体∶黑体∶条纹=2∶1∶1
(1)控制昆虫体色的基因至少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___
(2)实验一F2中条纹体色个体有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
(3)实验一F1与实验二F1相互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4)现有一灰色个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与显性纯合子有1个基因不同还是2个基因不同,请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稻虾共作模式是在水稻田里通过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小龙虾,并辅以泥鳅、黄鳝等,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实行水稻、小龙虾、泥鳅、黄鳝共生,实现“田面种稻,水体养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减少农药的效果,是一种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泥鳅、小龙虾、黄鳝等可作为生态系统的___(填组成成分),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等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答出2点即可)。
(2)相较水稻单作,稻虾共作由于饲料投喂和小龙虾活动减少了___,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土壤紧实度的降低、土壤团聚体数量和有机碳累积量的提高改善了___,培育了___
(3)“虾粪肥田”的意义在于促进了___
(4)稻虾共作对稻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稻田杂草、昆虫和水体浮游生物等方面,请具体进行阐述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无蹊壁虎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壁虎科动物,它既可药用,又能捕食多种有害昆虫。科研人员欲在实验温度条件下探究无蹊壁虎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即环境温度对无蹊壁虎体温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资料。实验材料:多只生理状况一致的无蹊壁虎、冰箱、恒温培养箱、温度计探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科研人员探究的实验思路,并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
①用冰箱和恒温培养箱结合室温控制环境温度,在5~40℃的范围内,每间隔5℃为一个温度等级。
②科研人员选择___的无蹊壁虎分成8组,实验时先从常温开始,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使壁虎在每一个温度等级中适应驯化2h。
③用温度计探针由肛孔插入直肠15mm深处,测得直肠温度代表___
④如图是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图示:

由数据图示研究可得出无蹼壁虎的体温回归线与等温线(Ta=Tb)相交在29.5℃左右,在此温度区域,壁虎体热与环境热能交换趋于平衡,即同温区,是生理上最适的温度区;暴露在同温区以上环境温度时,其体温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研究表明无蹼壁虎对极端温度有较高的耐受性,而人类对极端温度也有一定的耐受范围,曾报道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导致多人遇难。
①在寒冷环境中,参赛运动员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此时产热量增加的原因是:一是___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二是___
②在轻度失温时人体可通过___方式调节体温,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富贵竹别名开运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观赏价值高,并象征着“大吉大利”,名字也是因此而出的。某实验小组研究了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富贵竹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低光强,高光强下富贵竹叶肉细胞可产生较多的___,并用于叶绿体基质中___过程。
(2)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其原因可能___。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___有关。
(3)在图中两个CP点处,富贵竹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是___,原因是___
(4)研究发现,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用1.0mg/mL甲基环丙烯熏蒸富贵竹,能减缓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缓解高温对富贵竹造成的伤害,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10 . 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菌种的选育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若发酵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可以在发酵结束后,采用一定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
C.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
D.为提高发酵效率,发酵工程中所用的方式为多种菌种共同发酵获得产物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