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71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涂布器蘸取酒精后立即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以防酒精挥发
B.根据涂布后菌落的数目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酵母菌密度约为6.8×109个L-1
C.后续还需对甲、乙、丙、丁瓶中的酒精浓度和活菌数量进行检测
D.分离出的优质酵母菌菌株可用于白酒酿造,能耐受酒精度40%vol以上的发酵液
今日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2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X染色体均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单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是动物细胞培养
B.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
D.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3 . 腺苷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促进睡眠的物质。图1为神经元中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图2是dATP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腺苷实际上是一种神经递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电位下降
C.dATP中含有特殊的化学键,可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
D.dATP水解后脱去磷酸基的物质能参与RNA的合成
昨日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高三四校联考生物试卷
4 .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质分裂过程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末期,实现了遗传物质的均等分配
B.真菌、细菌等生物有丝分裂时,也有细胞壁的形成
C.微管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对低温和秋水仙素敏感
D.高尔基体小泡中含有固醇,小泡的膜可能形成新的细胞膜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5 . 研究发现,睡眠时大脑会释放促睡眠因子(PGD2)。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PGD2在脑毛细血管中大量积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度分泌、抗病毒能力下降等,部分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VLPO神经元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诱发睡眠;I表示免疫细胞;IL-6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FNA是一种抗病毒的细胞因子;①~⑩表示过程。

(1)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睡眠状态下,机体内含量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
(2)据图1及已学知识分析,当“促睡眠”的信息传递至VLPO时,该细胞的质膜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有Na+-K+泵的活动________,Na+通道开放程度_______
(3)研究发现,脑中还存在激发觉醒的神经元(TMN)。有学者提出“VLPO-TMN‘跷跷板’模型”,以解释机体在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调节机制。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与上述调节机制类似的过程有______
(4)据图1及相关信息,阐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病毒性感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异常,进而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抗病毒能力下降。
(5)研究人员分别检测身体状况良好的志愿者在正常睡眠(睡眠时间为23:00~6:00)与睡眠剥夺(睡眠时间为3:00~6:00)两种情况下,体内IL-6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探究睡眠与IL-6含量的关系,以下推断与图2中的数据相吻合的有________。(填编号)

① IL-6的含量变化受昼夜节律的调控② IL-6的含量与白天疲劳程度呈正相关③ 白天IL-6的含量与夜晚睡眠时间呈负相关   ④ 夜晚深度睡眠质量与IL-6的含量成负相关
(6)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形成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用来证实:睡眠剥夺造成的小鼠死亡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的。
a、正常小鼠   b、正常睡眠   c、免疫缺陷小鼠   d、睡眠剥夺
 实验材料实验处理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6 .    ROQTI :uId: ROQTI   …部分水稻品系的花粉育性会受到温度影响,低温时花粉败育,高温时育性正常,将其应用在杂交育种上可大大简化育种流程。
(1)水稻具有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自花授粉。将雄性不育系应用在育种中,其优点是能免去杂交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
(2)品系1是一种雄性不育系,品系2、3、4育性正常。为研究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若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B1B1,A2A2B2B2,则F2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通过基因型分析发现品系3、4与品系1的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B基因是不同的等位类型,品系3的B基因用B3表示。根据杂交二中的信息可知,F1能够在________温度范围内自交获得F2,F2在22℃的育性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32℃时的育性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
(3)上述品系1×品系4杂交后代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均为雄性不育,将这一现象称为杂合雄性不育,能够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而不受温度条件限制。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了遗传组成与品系4基本相同的雄性不育系B1B4,过程如图2虚框所示。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每年都需要回交并进行筛选。因此研究者借助品系3的育性特点进行了改良,过程如图2.请你完善图2中育种步骤,并说明育种方案改进后不需要每年筛选的理由⑤________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7 . 传统制醋工艺是以霉菌、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混合菌为主的固体发酵,如图是醋醅(微生物发酵的基质,由粮食等组成)的不同层面酵母菌、醋酸菌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上层酵母菌增速最快可能与上层溶氧量更高有关
B.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醋酸的积累、营养物质减少是限制醋酸菌生长的密度制约因素
D.传统制醋工艺菌种杂、发酵过程粗放、食醋品质不一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8 . 在细菌中,与多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受核糖开关的调控。核糖开关(如图)是一段具有复杂结构的RNA序列,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在革兰氏阴性菌中,有些基因的mRNA上具有THF感受型核糖开关,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Mg2+可以改变核糖开关的空间结构
B.THF可以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来抑制基因的表达
C.核糖开关与tRNA均存在氢键
D.RBS的下游区域中存在终止子,是翻译结束的位置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9 . 一日三餐中早餐很重要,不仅要营养均衡,还要健康美味。常见的早餐有:粥、牛奶、鸡蛋、豆浆、蔬菜沙拉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蔬菜沙拉中的多糖都能被人体消化为葡萄糖,从而被细胞吸收
B.牛奶中的钙、铁等元素被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细胞中的某些化合物
C.煮熟的鸡蛋破坏了蛋白质的肽键,易被人体消化
D.用斐林试剂检测豆浆中的糖类时,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含有葡萄糖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10 . 盐胁迫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及种植层,会对农作物造成盐胁迫,从而影响其产量。在盐胁迫环境下,番茄叶肉细胞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①~⑩表示过程;I~IX表示物质分子。

(1)图1中,Ⅵ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过程⑨⑩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据图1推断,在盐胁迫环境下,番茄叶肉细胞排出Na+的方式为________
(3)盐胁迫处理1周后,研究人员检测番茄叶肉细胞的相关指标,结果如表所示。
   指标组别Mg2+(mg·g-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气孔导度(mol·m-2·s-1PGK(U·g-1cyt(nmol·g-1·h-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CK4.7356.00.4370.1166.38.3
S2.8335.40.1236.253.73.5
注:CK与S分别表示对照组和盐胁迫组;PGK为图1过程⑩的关键酶;cyt为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
据表及图1推测,盐胁迫使番茄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A.气孔导度下降会使过程⑦⑧⑨生成的化合物减少
B.PGK含量降低使过程⑩糖类的合成速率下降
C.cyt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过程⑨、⑩的速率降低
D.Mg2+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过程⑦、⑧的产物减少

(4)据图1推测,番茄叶肉细胞应对盐胁迫的“策略”可能有        
A.SOS1磷酸化激活
B.SOS2和SOS3分离
C.NHX蛋白活性增强
D.HKT基因表达量增加

(5)研究人员探究了盐胁迫下,乙烯和茉莉酸对番茄胚根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分析,概述实验结果是____
(6)研究人员进一步针对盐胁迫影响番茄胚根生长的机制提出以下2种假设:
假设1:盐胁迫分别调控乙烯和茉莉酸的合成影响胚根生长
假设2:盐胁迫通过乙烯调控茉莉酸的合成影响胚根生长
针对上述假设,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________的番茄幼苗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正常条件下培养,乙组给予适宜浓度NaCl处理,丙组给予适宜浓度的NaCl和________处理,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各组的乙烯和茉莉素含量。预测结果:若乙烯含量乙组>甲组>丙组,茉莉素含量________,说明假设1正确;若乙烯含量乙组>甲组>丙组,茉莉素含量________,说明假设2正确。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