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88 道试题
1 .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由Cas9蛋白与一条gRNA构成,工作机理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gRNA具有向导作用,能识别外源DNA的间隔序列和PAM
B.CRISPR-Cas9可以定点切割双链、对基因进行敲除和修饰
C.利用CRISPR-Cas9从DNA分子上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设计好一条gRNA
D.因RNA序列的特异性,用CRISPR-Cas9对DNA切割不会发生脱靶现象
2 .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 B~H 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B是____,除TCA 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____;物质C、H分别是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PQ 等电子传递体处于____(氧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导致____(填字母)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力。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 突变体(缺失LHCSR 蛋白,LHCSR 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 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4)为进一步研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下放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正常藻平均分为两组,在黑暗条件下厌氧发酵3小时后,对照组不加KOH,实验组用KOH 处理,在弱光下连续测定放氧量并计算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组别光照时间/h
0.5123
对照组30%80%100%100%
实验组0%0%60%100%
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实验数据说明厌氧发酵产酸____(促进、抑制)有氧呼吸。实验组放氧速率比对照组低,主要原因是____
3 . 下图是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a、b代表气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b分别代表O2和CO2
B.过程②④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过程③消耗的ATP可由过程①②④提供
D.只有在有光条件下过程①②③④才能同时进行
4 . 下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8100,科研人员提取了四名女性的DNA,用PCR扩增了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1与Ⅱ-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中
D.扩增Ⅱ-2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2种条带
5 . 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詹森在黑暗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琼脂块能让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通过,云母片则不能
B.美国科学家沃森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C.卡尔文循环的发现用到了稳定性同位素14C
D.克里克以T4噬菌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证明1个氨基酸由3个碱基编码
6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7 . 叶绿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内吞后并与之共生的蓝细菌。下图是核基因编码叶绿体前体蛋白合成与转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与植物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蓝细菌和植物叶肉细胞含有相同的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C.叶绿体与蓝细菌中遗传物质都是DNA,叶绿体中能发生转录和翻译,但不能进行DNA复制
D.前体蛋白是叶绿体内关键酶的组成成分,由此可以判断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
8 . 如皋新官紫桃具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富含花青素而闻名,其果面光洁无毛,果面、果肉均呈紫红色,口感酸甜适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紫桃果肉口感酸甜,是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的理想材料
B.氢、钙、磷等大量元素在紫桃植株中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紫桃果肉中的花青素主要位于液泡,颜色可随pH发生变化
D.紫桃叶肉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其与细胞胶的流动性有关
9 .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为研究胞质环流与细胞骨架的关系,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APM(植物微管解聚剂)处理紫露草雄蕊毛细胞后,测定胞质环流的速度,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B.先用低倍镜找到雄蕊毛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APM 使植物细胞中微管解聚从而破坏细胞骨架
D.一定范围内 APM浓度越大对胞质环流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10 . 小利同学对野外的几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分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一定利用种子繁殖
B.乙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植物丙可表示葫芦藓
D.煤的形成与甲所示植物类群无关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九江市永修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初学业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