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94 道试题
1 . 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高温不耐酸,能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将其水解。β-淀粉酶不耐高温,但在pH=3.3时仍有部分活性,它能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在淀粉、Ca2+等处理方式的影响下,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经不同时间保存后的活性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淀粉酶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只与组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或排列顺序相关
B.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升高逐渐增强
C.比较可知,30 mmol·L-1Ca2+处理方式最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活性
D.在前50min,2%淀粉的处理方式使β-淀粉酶的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2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对mRNA疫苗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下列有关mRNA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与DNA相比,mRNA特有的碱基是U
C.细胞内的mRNA是通过转录而来的
D.疫苗进入人体后,起抗体的作用
3 . 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①②B.④C.①D.②④
7日内更新 | 202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肪低糖类(KD)饲料对小鼠进行饲喂,以研究KD饮食的小鼠抵御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的效果。饲喂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T细胞和γ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普通饲料饲喂的小鼠对IAV的抵抗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感染约3天后的结果说明KD饮食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C.两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其在针对IAV的免疫中没有发挥作用
D.γT细胞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5 . 人血清蛋白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科学家利用转基因和胚胎工程等技术,获得可产人血清蛋白的奶牛,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目的基因,其中箭头处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且3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各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人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体细胞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则一般采用______技术。
(2)通常用幼龄动物组织或早期胚胎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原因是______。动物细胞体外培养一般分为____________两个阶段。为使核移植的胚胎或动物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有重要价值的动物体,在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受体卵母细胞前,必须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切割目的基因时,最适合加入的限制酶是______,但该过程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答出1点),从而使部分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不成功。
6 . 腓骨肌萎缩症(由基因A、a控制)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腓骨肌萎缩症和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图丙表示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酶MspⅠ酶切位点分布的两种形式,图丁是乙家庭部分成员某细胞中PH基因两侧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之后的电泳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致死以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2)Ⅰ-4个体19kb的DNA片段上含有的苯丙酮尿症的相关基因是______(填“正常”或“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乙家庭的Ⅱ-6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______
(3)根据图甲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题中涉及两病的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7 . 已知经诱变处理得到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TA98),在一些致癌物质的诱导下可发生回复突变(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埃姆斯实验可快速地鉴别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的致癌性,该实验的设计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鼠伤寒沙门氏菌类型

野生型

TA98

TA98回复突变型

TA98+待测物质

基本培养基

+

-

+

完全培养基

+

+

+

+

注:“+”代表可以生长,“-”代表不能生长。
(1)相比于完全培养基,表中的基本培养基在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培养皿和培养基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表中培养基时应将pH调至______,且调节pH的操作应在培养基灭菌______(填“前”或“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表中“?”处为______,则说明待测物质可能具有致癌性。若想检测回复突变菌株的数量,则可采取______法将TA98接种于含待测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越多,说明致癌物__________________
8 . 某湖泊为城市景观湖,根据其地理分布可将其分为东湖和西湖,湖中的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甲壳动物种类丰富。浮游甲壳动物摄食藻类,而藻类和浮游甲壳动物又是鲢鱼、鳙鱼等鱼类的重要食物。东湖区处于该市的经济开发区,湖周围工业和居民区密集分布,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排入湖中。回答下列问题:
(1)由藻类、浮游甲壳动物和鲢鱼等鱼类构成的食物网中,鲢鱼占据第___营养级。流经该东湖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
(2)东湖区和西湖区湖水中的N、P含量(TN、TP)及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东湖区的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比西湖区的多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区域TN/(mg·L-1TP/(mg·L-1浮游甲壳动物密度/(md·L-1
东湖区2.80.978
西湖区2.20.444
(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东湖区湖水富营养化逐渐严重,最终导致藻类大爆发,但浮游甲壳动物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长,反而有大量浮游甲壳动物死亡,原因最可能是___
(4)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治理,请提出2条可行性措施:___
9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等)易引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作为体内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其分泌及作用机理分别如图1、2所示。统计发现,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这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难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细胞为___细胞。图2中的“?”处应为___
(2)请由图1分析得出胰岛素的分泌机理: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了ATP,___
(3)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按时注射胰岛素,其血糖水平也偏高,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研究发现,“黎明现象”的发生与多种激素的昼夜节律有关,为探究其具体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DP+)组和无“黎明现象”(DP-)组,测定体内3种相关激素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判断,“黎明现象”最可能与___(填图中激素名称)节律性分泌异常有关。人体昼夜节律由下丘脑SCN区细胞中的REV-ERB基因控制,为证明“黎明现象”与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研究人员通过测定、比较___的量来收集证据。

10 . 皂荚是一种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开发前景较高。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氮能明显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量施氮可能会对细胞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为探究氮素的最佳施用量,研究人员以2年生皂荚嫁接苗为实验材料,设置1个未施氮肥的对照组(CK)与5个施氮处理的实验组,施氮量分别为30g/株(N1)、60g/株(N2)、90g/株(N3)、120g/株(N4)和150g/株(N5),每组处理6株,重复3次。相关实验结果和数据(平均值)如图、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施氮处理对皂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蒸腾速率/(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CK

10.21

0.13

2.43

306.27

N1

14.55

0.16

2.50

262.65

N2

17.14

0.23

3.42

246.92

N3

16.82

0.20

3.05

253.21

N4

13.68

0.20

2.96

287.43

N5

9.94

0.11

2.34

252.64


(1)在该实验的变量中,光照强度属于______。若保持各组实验的光照强度一致,是否就能保证其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皂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结合题意,这说明__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与N4处理组相比,N5处理组的胞间CO2浓度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