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缺硒时下列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 )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B.质壁分离与复原
C.光合作用暗反应D.成熟红细胞运输O2
2019-02-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 :a____b____c____d____
(2)反应①的场所是_______,反应②是_______阶段,其场所是_______;有光时反应②是否进行_______(填“是”或“否”)。
(3)当突然停止光照时, C3含量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
3 .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共同点是()
A.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前者的生物是自养,后者的生物是异养
C.二者所需要的酶完全相同
D.前者需要光能,后者需要化学能
2019-0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问题:

(1)据图1分析,比较甲、乙两种番茄,土壤含水量对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土壤含水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70%时,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2)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
①综合图1和图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______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②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______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3)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______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_____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成立。
(4)综上所述,土壤水分短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仅会影响______反应,也会影响______反应。
2019-01-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5 . 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a~d是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_______”上填写文字):

(1)请从①~④中选出两个生物大分子[_____],5种细胞器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________
(2)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_____]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该类物质后,在滤纸条上物质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 ,在这些细胞结构中进行的反应分别是[_____]。
(4)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发生b反应的细胞器是[_____]。
(5)图c所示为_________膜,图d所示为_________膜,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2019-01-30更新 | 7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6 .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2019-01-30更新 | 4356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一中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
7 .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②、③、④
B.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②、④
C.过程①、③都消耗 ATP
D.过程①消耗的 CO2 总是少于②产生的 CO2
8 . 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容器内,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A点相比,B点时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装置内CO2浓度的下降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2)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同一容器中,培养条件相同,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初始时间,若向容器中注入足量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发现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不变,此时要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9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

A.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29℃
B.30℃时光合作用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mg/h
C.27℃、28℃和29℃光合作用1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D.27、28、29℃下光合作用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10 . 肉苁蓉和大犀角是两种耐高温、干旱的绿色植物。下图1、2分别为科研人员在某地7月份测定的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若将植物栽培于密闭容器中,并通入18O标记的O2,可在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含18O的淀粉。请写出18O最短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注明具体过程)。
(2)在图1中的8:00-20:00,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大犀角,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由图可知,12:00—14:00时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该时间段内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8-0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