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在海洋细菌中发现了视紫红质,它利用光能将H+泵出细胞,积累较多的H+,进而在H+回流到细胞内时产生能量,细菌可以利用这些能量生长,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视紫红质将H+泵出细胞的方式与水分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B.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其胞外H+浓度低于胞内H+浓度
C.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可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D.通过上述途径合成的ATP在叶绿体中用于有机物的合成
2023-07-3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高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我国科研人员对蓝光和赤霉素在调节植物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1)光不仅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来源,同时作为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用蓝光照射分别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的内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组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拟南芥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抗体的微型磁珠。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蓝光受体和赤霉素受体,处理及结果如图2。


①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在____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
②请判断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的结合是否依赖赤霉素,并阐述判断依据_____
2023-07-2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我国科研工作者研究了极端降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量化了过去和未来极端降水对我国水稻单产的影响规律。极端降水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部分机制如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促进、虚线箭头表示抑制、两侧向上箭头表示增加、向下箭头表示减少)。

   

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的过程是在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___阶段,水稻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产物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干旱环境下,稻田缺水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其原因是缺水环境下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快散失水分,水稻叶片会关闭部分气孔,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水稻吸收的氮不足会影响水稻生长,原因可能是缺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量减少。
(4)据图分析,水稻在生殖生长期(扬花期和灌浆期),从生物物理机制的角度分析,强降水会降低顶粒受精率,从而使_______________下降和_______________上升(填写这两项指标的中文),从而导致饱满的籽粒数降低;在营养生长期,从生物化学机制的角度分析,强降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各项指标均用中文名称表示),从而影响有效穗数。
4 . 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其组合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1表示用不同光质处理后实验结果。图2表示叶片在持续红光照射条件下,再用不同单色光处理,“蓝光+绿光”表示先蓝光后绿光处理,“蓝光+绿光+蓝光”表示先蓝光再绿光后蓝光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并用于暗反应中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气孔主要由保卫细胞构成,蓝光可使保卫细胞的光合产物增多,也可以促进K+、Cl-的吸收等,最终导致保卫细胞____________,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3)由图2可知,绿光对蓝光刺激引起的气孔开放具有阻止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被____________光逆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除考虑不同光质及其组合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
2023-06-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6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023·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下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卡尔文循环的Rubisco酶对CO2的Km为450μmol·L-1(K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该酶既可催化RuBP与CO2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又可催化RuBP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该酶的酶促反应方向受CO2和O2相对浓度的影响。与水稻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紧密围绕维管束鞘,其中叶肉细胞叶绿体是水光解的主要场所,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主要与ATP生成有关。玉米的暗反应先在叶肉细胞中利用PEPC酶(PEPC对CO2的Km为7μmol·L-1)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与CO2反应生成C4,固定产物C4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后释放CO2,再进行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光合还原产物是______(填具体名称),该产物跨叶绿体膜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合成______(填"葡萄糖""蔗糖"或"淀粉")后,再通过_____长距离运输到其他组织器官。
(2)在干旱、高光照强度环境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高于"或"低于")水稻。从光合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3)某研究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6 . 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
(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④]_______和[⑤]_______
(3)过程Ⅳ称为______,其代谢产物为________
(4)Ⅱ表示的阶段化学反应在________中进行。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___供应大大减少,ATP的含量随之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023-05-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质子泵型视紫红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系统,它可以与视黄醛结合,在光照下将H+由胞内泵向胞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合成酶可以利用该梯度势能合成ATP,如图为盐生盐厌氧杆菌细胞视紫红质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生盐杆菌的光反应产物与叶肉细胞中的相同
B.无光条件下盐生盐杆菌细胞内不能合成ATP
C.ATP合成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以及转运H+
D.视紫红质运输H+过程中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保持不变
8 . 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能量不足是阻止衰老和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2022年12月8日浙大医学院邵逸夫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自然》杂志,他们成功从菠菜中提取“生物电池”-类囊体,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将植物类囊体递送到动物体退变的软骨细胞内,让动物细胞拥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纠正退变软骨细胞的能量代谢失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递送植物类囊体能纠正退变细胞的能量代谢失衡,是因为类囊体能合成ATP和NADPH
B.获得类囊体的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并进一步分离得到类囊体
D.将植物类囊体跨物种移植到哺乳动物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9 . 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光下,若给含叶绿体的叶片提取液(淡绿色)提供特定的与氢离子结合的氢受体2,6―D(一种墨绿色染料,接受氢离子并被还原成无色),在无CO2时进行光照,可观察到提取液由墨绿色变为淡绿色,并释放出O2;但放在暗处,则试管中的液体仍为墨绿色,且无O2的释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和推论,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完全来自于H2O的光解
B.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产生了还原性物质
C.若给A组提供14CO2等物质,可能会检测到(14CH2O)的生成
D.该实验无法证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合成糖类的场所
10 . 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无细胞条件下“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叶绿体中C3还原生成糖类所需能量全部来自ATP
B.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也可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换
C.人工合成淀粉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可能不完全相同
D.该项研究有利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和减缓温室效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