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参与C3的生成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氨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使得细胞中的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2021-0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性激素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D.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021-01-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种叫RSTWS的物质可破坏细胞器的膜结构,尤其对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更为明显。若用RSTWS处理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后的该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减弱,导致第二、三阶段减弱
B.正常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少于线粒体的外膜
C.与处理之前相比,光照条件下处理后的叶肉细胞中 ATP/ADP的值增大
D.与处理之前相比,光照条件下处理后叶肉细胞中 C3/C5的值增大
4 . 小麦旗叶是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在灌浆期,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其中 A~G与甲、乙分别表示物质成分或结构,e-为电子,①~③表示反应过程。表为科研人员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活动所记录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施氮水平/kg-1g

叶绿素/mg*g-1

净光合作用/CO2,pmol. m-2.g-2

产量/kg. km -2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正常光照

0

1.2

0.38

12, 43

3.96

4045.9

120

1.26

0.85

13.7

4.88

5690.2

240

3.23

2.37

14.20

5.71

8153.4

遮光50%

0

3.39

1.66

11.30

10.24

3006. 5

120

3.79

3.12

12.60

11.42

3317.0

240

4.00

3.67

14.07

12.201

3513.4


(1)图中B物质是指______。③过程是指_____
(2)图中 D形成过程所需的动力直接来自于_____。据图1推测,图中G的功能是_____
(3)表中探究影响光合产量的环境因素有_____。低温会影响光合色素的含量,当出现低温时,纸层析所得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_____条色素带会发生显著化变化。
(4)表2中,50%遮光处理与正常光照处理相比,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的叶绿素含量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_____
5 . 小麦体内只有一条固定 CO2的途经,即卡尔文循环,也称为C3。途经;甘蔗除了具有C3途经外,还有另外一条途经,即C4途经。比较甘蔗和小麦的叶片结构发现,小麦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而甘蔗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基粒发达,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无基粒。甘蔗细胞暗反应中CO2固定过程如下图所示,能有效利用较低浓度的 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环境小麦光合作用速率比甘蔗大
B.甘蔗叶肉细胞不能通过卡尔文循环产生有机物
C.甘蔗、小麦光反应的场所都发生在叶肉细胞中
D.甘蔗、小麦暗反应过程中 CO2的受体都是PEP 和RUBP
6 . 下图表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③不在生物膜上进行B.参与过程②③⑤的酶种类不同
C.过程②③④都有ATP产生D.过程③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丙酮酸
7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科学家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模拟光合作用,进行如下研究。
(1)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名称)中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中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从菠菜叶肉细胞中分离出______________,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1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并在其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图1结构的外膜与细胞膜相比,其在物质组成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油包水液滴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NADPH(即[H])的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NADPH含量明期上升,暗期_______________。NADPH含量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油包水液滴内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

(4)进一步将多种酶等物质加入油包水液滴内,通入充足的_______作为原料,形成化学反应循环。明暗交替处理,在该化学反应循环中可检测到乙醇酸(一种有机酸)的生成,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检测此结构中NADPH的含量,推测其随明暗时段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生物试题
8 . 研究发现,杀虫剂三甲基锡能抑制三磷酸腺苷酶(ATP水解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若将其喷洒到植物上,则植物细胞内不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       
A.三碳酸的还原B.DNA的分子复制
C.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D.根尖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9 .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O”转移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叶肉细胞中,吸收的CO2中的O可以转移到丙酮酸中
B.在根尖细胞中,H2O中的O可转移到O2
C.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C6H12O6中的O可以转移到C2H5OH中
D.为叶肉细胞提供O2,其中的O只能转移到H2O中
13-14高一上·吉林·阶段练习
10 .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H将用于②过程中C5的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2020-11-19更新 | 64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山西省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