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同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一样,细胞也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关于几种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代谢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内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和乳酸中毒
B.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Mg植物就不能吸收光
C.氨基酸中的N只存在于氨基中,核苷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P是构成ATP的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有ATP的合成
2 . 下图是大麦叶肉细胞中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消耗的 ATP 和NADPH的合成场所是______。研究表明酶X是由核 DNA和叶绿体DNA共同控制合成的,据此推测,酶X的具体合成场所是______中的核糖体。
(2)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过程③所需O2来自______反应。细胞中某些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乙酰 CoA 相互转化,这说明______
(3)据图推测,大麦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所需的酶主要存在于______。研究发现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含量会出现“昼多夜少”规律性的变化,据此推测,叶绿体中淀粉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4)研究发现,大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呼吸作用的运行能够优化光合作用。有实验者利用大麦叶片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表中的 KCN 和 SHAM是两类呼吸抑制剂。
组别12。34
缓冲液中
的添加物
不添加0.5 mmol/L KCN1mmol/L SHAM1mmol/L SHAM
+0.5 mmol/L KCN
步骤一在相同位置选取大小一致且完全伸展的叶片,置于缓冲液中进行真空渗透1小时
步骤二渗透结束后,将叶片从缓冲液中取出,清洗并吸去叶片表面残余的缓冲液;
将叶柄浸入上述缓冲液中,并将叶片置于持续的适宜光照下
步骤三光照4小时后,使用相关仪器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速率
①缓冲液可以保证培养液中______(答两点)等的相对稳定。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 . 土壤缺水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干旱胁迫。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小麦在干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是在__________上进行的。处理1.5小时后,小麦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水分亏缺,一方面导致叶片气孔关闭,__________吸收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产生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至少列举出两种环境因素)。
(2)处理2.75小时后,实验组出现净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研究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量(mg/100cm2·h)

1

小麦叶片

相同程度的干旱条件,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M

2

玉米叶片

N

请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
4 . 近年来,大气中的臭氧浓度逐渐升高,臭氧污染已成为某些地区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乳熟期等,下图表示臭氧对水稻的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肉细胞中,叶绿素位于_________上。若要初步分析臭氧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则可使用_________对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分离。
(2)水稻从分蘖期到拔节期稻苗变得强壮,叶片数量逐渐增多,生长迅速,开始拔节长高。据此分析,在未添加臭氧的条件下,水稻从分蘖期到拔节期的叶绿素含量逐渐_________,该过程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会导致水稻减产。一方面是因为在臭氧作用下,水稻叶绿素含量_________,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另一方面,臭氧还会使叶片气孔关闭,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5 .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的叶绿素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且主要吸收绿光
B.催化CO2固定的酶存在于甲的基质中和类囊体薄膜上
C.甲输出的葡萄糖可以直接进入乙进行氧化分解
D.乙产生的ATP可以被利用,参与甲中酶的合成
6 . 我国科研工作者研究了极端降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量化了过去和未来极端降水对我国水稻单产的影响规律。极端降水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部分机制如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促进、虚线箭头表示抑制、两侧向上箭头表示增加、向下箭头表示减少)。

   

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的过程是在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___阶段,水稻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产物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干旱环境下,稻田缺水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其原因是缺水环境下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快散失水分,水稻叶片会关闭部分气孔,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水稻吸收的氮不足会影响水稻生长,原因可能是缺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量减少。
(4)据图分析,水稻在生殖生长期(扬花期和灌浆期),从生物物理机制的角度分析,强降水会降低顶粒受精率,从而使_______________下降和_______________上升(填写这两项指标的中文),从而导致饱满的籽粒数降低;在营养生长期,从生物化学机制的角度分析,强降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各项指标均用中文名称表示),从而影响有效穗数。
7 . 浙大科研团队将菠菜细胞中的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自身的细胞膜包裹,跨物种移植到了衰老病变的哺乳动物细胞内,并在动物体内展开了多轮实验。结果发现能够让衰老的细胞恢复活力,动物体有关疾病病程进展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出现衰老可能是因为细胞中的能量代谢失去平衡
B.类囊体能够被衰老的软骨细胞摄取,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该细胞中类囊体产生的ATP和NADH是细胞再生修复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D.该衰老细胞活力恢复的前提是给予细胞适宜的光照
2023-06-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8 . 光合作用常常被视为植物的专利,但一些绿色海蛞蝓通过“窃取”藻类中的叶绿体,获得了这种能力,它们会从吃下去的藻类中摄取叶绿体,并将其长期储存在体内,如绿叶海天牛可以只在年轻时吃一顿藻类大餐,此后余生便不再进食,被称为“爬行的叶子”。下图甲表示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某些代谢过程(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图乙为在某浓度下,环境因素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海天牛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它在孵化时呈半透明或白色,摄入并储存于体内的叶绿体会使它们呈现出翠绿色,这是因为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_,而绿光被反射出来。这些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包括多种,可用______法进行分离。
(2)图甲②过程称为______,虽不直接需要光,但却需要①为其提供______。当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h的含量会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
(3)图甲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4)图乙P点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在b(最适)温度下Q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延长光照时间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绿叶海天牛的光合作用速率。
9 . 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其组合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1表示用不同光质处理后实验结果。图2表示叶片在持续红光照射条件下,再用不同单色光处理,“蓝光+绿光”表示先蓝光后绿光处理,“蓝光+绿光+蓝光”表示先蓝光再绿光后蓝光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并用于暗反应中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气孔主要由保卫细胞构成,蓝光可使保卫细胞的光合产物增多,也可以促进K+、Cl-的吸收等,最终导致保卫细胞____________,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3)由图2可知,绿光对蓝光刺激引起的气孔开放具有阻止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被____________光逆转。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除考虑不同光质及其组合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
2023-06-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6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023·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卡尔文循环的Rubisco酶对CO2的Km为450μmol·L-1(K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该酶既可催化RuBP与CO2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又可催化RuBP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该酶的酶促反应方向受CO2和O2相对浓度的影响。与水稻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紧密围绕维管束鞘,其中叶肉细胞叶绿体是水光解的主要场所,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主要与ATP生成有关。玉米的暗反应先在叶肉细胞中利用PEPC酶(PEPC对CO2的Km为7μmol·L-1)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与CO2反应生成C4,固定产物C4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后释放CO2,再进行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光合还原产物是______(填具体名称),该产物跨叶绿体膜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合成______(填"葡萄糖""蔗糖"或"淀粉")后,再通过_____长距离运输到其他组织器官。
(2)在干旱、高光照强度环境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高于"或"低于")水稻。从光合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3)某研究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