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近年来有关影响日光温室蔬菜(黄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过程的因素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图1表示某一黄瓜品种在不同浓度的CO2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这种黄瓜植株不同高度处CO2浓度变化测定曲线(实线为11时测定曲线,虚线为22时测定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RuBP羧化酶作用下,植物吸收的CO2转变为羧基加到________分子上,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三碳糖,三碳糖转变为________后转运到植物的其他部位。据图1分析,限制C点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2)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碳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碳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2中的曲线,G点与H点比较,G点对应的CO2浓度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为研究光照强度对黄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将若干株黄瓜置于22℃的封闭温室内,水分和矿质元素等供应充足。人为控制光照强度由黑暗逐渐增强至较大强度,测量此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下黄瓜单位时间内气体的释放量,绘制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光照强度低于c时,释放的气体来自黄瓜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B.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黄瓜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n-m)umol
C.光照强度为d时,黄瓜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生成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消耗O2的量
D.光照强度为e时,释放的气体来自黄瓜光合作用产生的O2

(5)为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科研人员同时对两个黄瓜品种(C和N)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使用14C标记的CO2对黄瓜叶片饲喂48小时后,测定环境中相应气体的变化量并计算得到相关数值(见下表)
季节品种14C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
14C 光合产物输出率/%瓜/%茎/%根/%
冬季C22.272.3410.662.53
N35.273.9819.85.11
春季C51.9936.958.782.08
N47.1723.0313.683.71
注:假设C 和 N 两个黄瓜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光合产量相同。
①由表中结果推断,春季黄瓜叶片光合速率高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②从黄瓜产量的角度分析,冬季农民宜选择________品种种植。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 . 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茎贮藏。图1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图2是蔗糖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一种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光反应产物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填标号)。为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块茎中会出现18O的淀粉,请写出18O转移的路径:C18O2________→淀粉。
(2)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的大量积累会导致________膜结构被破坏,进而直接影响光反应。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导度,使________,进而抑制暗反应。
(3)图2中甲具有________酶活性。乙(SUT1)是一种蔗糖转运蛋白,在成功导入蔗糖转运蛋白反义基因的马铃薯植株中SUT1的表达水平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总量________,最终导致块茎产量________
(4)科研人员以Q9、NB1、G2三个品种的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在24h昼夜周期中对马铃薯幼苗分别进行16h(长日照)、12h(中日照)、8h(短日照)三种光照时间处理,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长日照组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只有中日照和短日照组有块茎生成,结果如图。

①分析上述信息可知,光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理过程可能有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分析上图,单位时间内光周期影响平均单株块茎产量增量最高的实验组是________
③若将马铃薯叶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叶片遮光处理,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减少量为Amg;某实验组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增加量为Bmg,实验叶片的面积为Ccm2,则该组的光合速率可以表示为_____。若要进一步研究不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并尽量避免有机物的输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填“长日照”“中日照”或“短日照”)组的植株为实验材料。
3 . 在自然环境中,植株通常处于异质性光下,即植株不同部位受到的光照条件是不同的。在这种异质性光下,光照条件较好的叶片的光合能力通常会增强。为了探究这种现象形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初步设定B组的遮光比例为50%,即有一半的叶片用透光率为25%的黑色尼龙网进行单侧遮光,A组不遮光,C组全株用同样的黑色尼龙网进行遮光,一段时间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请回答:


(1)叶肉细胞进行三碳化合物还原的场所是_______,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参与光反应的两类色素是_______
(2)根据图1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根据图2分析,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需要将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然后测定_______
(3)与A组相比,C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_______(“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根据图2推测,与A组相比,B1侧净光合速率上升,原因是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判断的依据有_______
(4)已知各组呼吸速率一致,与A组相比,B1侧净光合速率上升,但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现存量却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这种机制促进光合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
(5)初步实验结果显示B组玉米生长速度快,同时产量高,若想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基于该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实验的思路是_______(写出两点)。
2024-03-05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4 . 强光会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造成损伤。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O2,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释放CO2的结果。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________过程的反应才被激活。光照2min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稳定,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如果此时改用含CO2的空气(CO2浓度不变)培养,预期植物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2)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下图。

结合CO2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请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物学意义: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______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在线粒体中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_,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据图分析,推测在此过程中,eATP的作用可能是______
2024-03-01更新 | 4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花生抗逆性强,部分品种可以在盐碱土区种植。下图是四个品种的花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图1)和净光合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包括_____,主要吸收_____光,可用_____等有机溶剂从叶片中提取。
(2)盐添加量不同的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受影响最显著的品种是_____
(3)在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¹、无NaCl添加的条件下,LH12的光合速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H1的光合速率,判断的依据是_____。在光照强度为1500μmolm2·s-1、NaCl添加量为3.0g·kg¹的条件下,HY2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其他三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原因可能是HY25的_____含量高,光反应生成更多的_____,促进了暗反应进行。
(4)依据图2,在中盐(2.0g·kg-1)土区适宜选择种植_____品种。
6 .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在对药用植物黄精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研究实验过程中,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其中图1的光合曲线(图中实线)是在光照、CO2浓度等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中测得,图1呼吸曲线(图中虚线)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图2的实验环境是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指标是连续24h室内CO2浓度和植物CO2吸收速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已停止,可能原因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去活性
B.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C.结合图1数据分析,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为了减少无关变量带来的干扰,温度应设置在30℃左右
D.图1中温度为40℃时对应的光合曲线点与图2中6h和18h对应的曲线点有相同的净光合速率
7 . 室内栽培常春藤能够有效清除甲醛污染。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科学家首先研究在密闭环境下常春藤正常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测定环境中的CO2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1所示;而后将用特殊方法处理的甲醛通入密闭环境,研究常春藤处理甲醛的途径。下图2所示为光合作用和甲醛代谢的相关过程(其中HCHO为甲醛,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黑暗组常春藤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弱光照组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呼吸速率,d时间内完全光照组植株的平均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ppm/s。
(2)图2中循环①的名称是______,b代表______,细胞同化甲醛(HCHO)的场所应是______
(3)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下表是常春藤在不同浓度甲醛胁迫下测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3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4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组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不含甲醛的培养液

2271

2311

2399

2399

2529

1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658

2811

3271

3425

2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①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②综合分析表、图3和图4的信息,推测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3-05-30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为农业生产建立高效节水措施,研究了不同辅料覆盖(S:石子覆盖组、B:地膜覆盖组、M:秸秆覆盖组、CK:对照组)对春小麦光响应的影响,在春小麦灌浆期晴朗的上午,每组随机选取3株长势良好小麦叶片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观测,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覆盖措施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小麦对水的利用率
B.覆盖措施明显提高了春小麦对弱光的利用效率
C.秸秆覆盖(M)在强光下不利于净光合速率的提高
D.地膜覆盖(B)是提高春小麦产量的最佳处理措施
9 . 羊栖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以及消除大脑疲劳、促进儿童发育、增进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研究人员模拟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射和不同CO2浓度处理羊栖菜,测定的羊栖菜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如下表所示。

叶绿素含量(mg·g-1

平均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自然光照

1.65

2.0

2.0

8.86

紫外线辐射

1.36

1.41

1.41

6.62

自然光照、CO2浓度倍增

1.75

2.43

2.45

13.27


(1)羊栖菜的光反应过程中,水被分解为__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为研究卡尔文循环过程中CO2中碳元素的去向,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净光合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表示。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有_________
(4)为研究太阳紫外辐射对羊栖菜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全波段阳光辐射PAR+UV-A+UV-B(280~700nm),记为PAB组;去除UV-B辐射即PAR+UV-A(320~700nm),记为PA组;以及去除紫外线(UV-A、UV-B)即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记为Р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Р组可知,羊栖菜的光合速率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影响,且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呈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②紫外线会抑制羊栖菜的光合速率,其抑制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2023-04-30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盐城中学、淮阴中学、丹阳中学高三4月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为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科研人员以水稻幼苗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5℃时,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场所有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由图可知,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植物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C.据图可判断水稻实际光合作用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
D.若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则P点时植株不能正常的生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