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属于C4植物,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酶具有很强的CO2亲和力。研究人员绘制的图1为玉米植株相关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图2为研究人员在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定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提取玉米叶片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慢,原因是___
(2)在某株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___;在玉米的相关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图1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
(3)上午9: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其中小麦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
(4)综上分析,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为图2中曲线___,由此可见,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C4植物可能比C3植物生长更好,原因是___
2024-05-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图丙中_______________(填“a”或“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产生氧气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
(4)若将b植物转移到缺镁元素的土壤中生长,则图中N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_________(填“左下”或“右上”)方移动。
3 . 油桃因香甜脆爽、光滑无毛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探究油桃合适的种植条件,某学者在大棚中利用油桃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所用实验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0.79%,全氮0.041%,全磷0.12%,全钾1.56%,速效氮4.8mg/kg,速效磷18.7mg/kg。
实验一:分别在晴天(10时进行通风处理)和阴天对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晴天时,将大棚分为两组,实验组早上8点向大棚内增施CO2,其他条件与对照组相同(10时进行通风处理),分别测定两组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实验前,就对土壤的N、P、K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适当补充了氮肥和磷肥,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施加氮肥和磷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和图1分析,上午9时,大棚内油桃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晴天组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阴天组.晴天时在10时左右对大棚进行通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和图2分析可知,上午8~12时增施CO2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通风和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增产目的。
2024-04-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科研小组对某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是该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变化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F为物质名称。图乙为温度对人工种植的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质C为___________,在图示的过程中生成C的场所是___________。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在黑暗条件下能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填图甲序号)。当该植物进入光下,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物质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在光照条件下,与25℃时相比,该植物处于30℃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较___________(填“大”或者“小”),两温度下固定CO2速率的差值为___________mg/h。若昼夜时间相同且温度不变,则适合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用图丙的方法测量了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b。则b与a的差值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
   
2023-10-06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二中高三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1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图1叶肉细胞中有蔗糖合成,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单糖是___
(2)研究小组对马铃薯部分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观测,结果如图2所示(注:d是单位“天”)。
①据图2可知,马铃薯不同叶龄叶片的总光合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②研究小组从马铃薯茎顶端的叶片开始向下依次编号为1~7位,对不同位置的叶片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后发现,第1~6位的叶片含水量均大于第7位叶。这可能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有关。第1位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第3位叶,其原因是___
2024-04-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过程,能反映出物质和能量之间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能量是物质变化的动力,另一方面___
(2)图中的M点和N点,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___(填“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或“不一定相等”),判断的理由是___
(3)当温度低于35℃时,两种光照强度下,随叶温升高,CO2吸收速率出现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是___
2024-03-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7 . 花榈木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合理保护花榈木资源以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花榈木叶片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结合产生C3,在光反应产生的_____参与下被还原。
(2)据图可知,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_____
(3)研究发现10:00~12:00之间花榈木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呈_______趋势,可能原因是光合色素吸收过量的光能,使叶绿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______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从而使光反应受阻。
8 . CO2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图1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CO2利用方式的示意图,图2表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上述三种植物在晴朗夏季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已知玉米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高于水稻,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水稻或玉米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_________试剂,分离其中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的代谢过程,其中暗反应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光反应为该阶段提供_____________.
(3)若图1中的水稻对应图2中的曲线B,则玉米对应曲线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发现曲线A在10点至16点时,CO2吸收速率为0,推测该植物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你是否同意此观点,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9 . 下图甲表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表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回答下列问题:

(1)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__________(填反应过程),此反应是在__________上进行的。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4lk时,是否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或CO2浓度来提高产氧量?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乙中随pH增大,碳反应中C3的合成速率变化是__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10 . 研究人员将与CO2固定有关的玉米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并开展了研究活动。图1是在某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下测得的温度对两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1)分析可知,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其表达产物最可能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中,催化_________的生成。
(2)图1中,在光照强度为4~10×102Lux下,限制原种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若适当提高实验温度,重复图1实验,则b点将向_________(填“右上”、“左上”或“正上”)方向移动。
(3)结合图2信息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25℃时两种水稻真光合速率的大小,理由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