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重庆 高三 三模 2024-05-29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1. 尿糖试纸是用来检测尿糖情况的专用试纸,试纸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固定在纸条上,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物质的原理,测定尿液中葡萄糖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相同
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H2O2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
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D.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
2. 下图为新生儿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抗体IgG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题可知母乳喂养能提高新生儿的体液免疫能力
B.抗体IgG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T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
C.新生儿从肠腔中吸收抗体IgG的运输方式为胞吞
D.小肠上皮细胞摄入与释放抗体IgG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024-05-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3. 科学家把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称为转座子,复制型转座子的DNA通过转录RNA 来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澳洲野生稻在近三百万年内,三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座子可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进化
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参与
C.转座子可能会造成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
D.推测澳洲野生稻的基因组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绘制出酵母菌在密闭容器内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呼吸速率变化过程的坐标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6~8h时段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了CO2
B.在9h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了部分能量
C.在7h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大于无氧呼吸产生的
D.在0~6h时段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基本不变,培养液的pH变小
2024-05-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5. 下图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C.甲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
D.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DNA分子
2024-05-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在液泡发达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质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这种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细胞质环流。下列关于细胞质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藻叶片厚,细胞层数多,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环流
B.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黑藻细胞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而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D.观察到叶绿体几乎不移动,可能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有关
7. 请看下图,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研究人员将它们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某水溶液中,并绘制出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进出的方向,箭头粗细表示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细胞甲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进出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
C.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且速度相同
D.若将甲、乙、丙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中,最终均会涨破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8. 据图回答,甲为某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电位为动作电位,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B.t1~t2、t3~t4的电位变化一直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C.图乙中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为a→b
2024-05-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9.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如某种黄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杂草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化学防治
B.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不属于化感作用
C.化感作用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
D.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在发酵的初期,他们发现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请帮他们分析这些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消耗O2,产生CO2;气体为CO2
C.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D.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2024-05-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11. 图1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81。用某种限制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甲病相关基因切割后电泳,甲病相关基因的酶切位点及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
B.甲病致病基因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C.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D.若9号为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5/81
12. 植物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绿色开花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 M具有抗癌作用。以植物甲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不同植株或细胞以获取次生代谢物 M。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增加
B.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无法产生M
C.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
D.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 M的产量增加
13. 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北碚区缙云山上某种鸟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学上,常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该鸟种群的K值为680个,M值为30个
B.该鸟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程度最激烈
C.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该鸟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将会一直降低
D.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灭绝
2024-05-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14. 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导致的,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等,临床上也称为代谢综合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受pH、温度等因素影响
B.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环境的稳态一定遭到了破坏
C.高尿酸血症一定是由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
D.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都属于内环境的有机物
2024-05-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15.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
B.只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呼吸释放的CO2总量达到动态平衡
D.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碳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研究发现,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属于C4植物,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酶具有很强的CO2亲和力。研究人员绘制的图1为玉米植株相关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图2为研究人员在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定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提取玉米叶片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慢,原因是___
(2)在某株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___;在玉米的相关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图1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
(3)上午9: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其中小麦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
(4)综上分析,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为图2中曲线___,由此可见,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C4植物可能比C3植物生长更好,原因是___
2024-05-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17. 蝴蝶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能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蝴蝶兰大多数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但单瓣花蝴蝶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了的自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F2为F1自交后代)。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类型PF1F2
实验一甲(双瓣)全为双瓣全为双瓣
实验二乙(双瓣)3/4双瓣、1/4单瓣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丙(双瓣)1/2双瓣、1/2单瓣1/2双瓣、1/2单瓣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可以任意选择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让___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
2024-05-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18. 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不发生孤雌生殖,云南农大科研团队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世界上第一批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猪。这种克隆猪不同于核移植获得的克隆猪,现将两种技术进行比较。

(1)卵母细胞能够发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猪,说明卵母细胞具有___;图中①②③④是获得孤雌生殖克隆猪的流程,那么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流程是___(填序号)。
(2)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使用___处理,使良种母猪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___期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___
(3)在胚胎移植前,需通过___技术形成多个胚胎,以进一步增加胚胎的数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早期胚胎能够在受体内存活的主要生理基础是___
(4)可以从两种不同的克隆猪中提取mRNA进行研究,通过___方法得到多种cDNA,并通过___技术扩增产物。
2024-05-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19. 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研究三种不同混交程度(纯林、中度、高度)的黄桷树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的特征,结果如下。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混交程度
纯林中度高度
种群更新潜力0.690.9760.876
乔木地上生物量1.000.5840.664
草本地上生物量0.881.000.958
有机质1.0000.9450.815
(1)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科研人员常以种群更新潜力代表群落的稳定性,由表可知三种黄桷树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___
(2)适量砍伐树木对林下植物的生长有一定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___
(3)研究黄桷树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___等。
(4)轻度的人工干扰会增加群落的丰富度,但若连年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的物种多样性锐减,从而加速水土流失,这说明___
2024-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20. 病毒M是一个大型的病毒家族。机体感染病毒M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为预防病毒M对机体的损害,科研人员研发了抗病毒M的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感染病毒M后.其机体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其产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新研发的药物S具有降低体温的效果,为探究其退烧原理和效果,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烧小鼠模型,注射______?

发烧

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

退烧

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

发烧

①甲组注射的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人在接种抗病毒M的疫苗后,______(填“能”或“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病原体,理由是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4,6,7,15,16
2
稳态与调节
3
遗传与进化
4
生物与环境
5
生物技术与工程
6
生物学热点聚焦
7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单选
20.65胞吞和胞吐  体液免疫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综合单选
30.65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单选
40.6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单选
50.65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  基因突变单选
60.65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旧)单选
70.65渗透作用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应用单选
80.8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单选
90.6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100.65泡菜的腌制单选
110.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基因突变单选
120.6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单选
13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14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单选
15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碳循环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碳达峰和碳中和单选
二、非选择题
160.8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环境条件骤变时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变化规律  总、净光合与呼吸解答题
17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实验题
18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胚胎移植技术解答题
190.65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解答题
200.65体温调节  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实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