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无籽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_______________循环。
(2)在9:00至11:00之间,净光合速率Pn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在13:00时刻,温度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
②在13:00至14:00之间, 光合放出O2速率上升
③在14:00以后Pn下降,限制叶片光合作用因素是光照强度
④在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说明光合放出CO2速率上升
二烷氨基乙醇羧酸脂(DA-6)是一种新型的叔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某科研小组研究了DA-6对西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其相关指标测定(Rubisco活性是暗反应的关键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光合速率[mmol/(m2•s)]

气孔导度[mmol/(m2•s)]

胞间CO2浓度[mmol/(m2•s)]

Rubisco活性[µmol/(m2•s)]

不遮光+清水

10.1

0.16

260

38.2

不遮光+DA-6

15.2

0.24

255

42.1

遮光+清水

8.3

0.14

278

25.3

遮光+DA-6

13.4

0.23

269

35.7

(4)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的程度。该研究能说明气孔导度不是遮光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限制因素,提供数据支持的实验组别是_______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DA-6可提高西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表数据进行推测,DA-6提高西瓜叶片光合速率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测试生物试题
2 .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袁老的水稻理论帮助中国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让14亿人免受饥饿。下表是科研人员测得杂交水稻在不同温度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单位: mg/h) 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0Lx

600 Lx

800 Lx

1000 Lx

1200 Lx

A

20℃

-6

+4

+9

+14

+10

B

25℃

-10

+6

+12

+23

+18

C

30℃

-15

+11

+24

+30

+26

D

35℃

-32

+17

+21

+28

+24

E

40℃

-29

+10

+16

+25

+19

F

45℃

-25

-3

0

+10

+5

注意: (表中“+”表示吸收,“-” 表示释放)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杂交水稻培育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最适合水稻生长的条件组合是_______。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吸收量可以代表______(填“净”或“真正”)光合速率。
(3)在光照强度800Lx、温度35℃时,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稻每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4)在相同温度下,光照强度1000Lx时的CO2吸收速率明显大于光照强度600Lx时,其原因是__________
(5)在相同光照强度下,F组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小于D组水稻的光合速率,有同学推测原因可能是: 一是温度升高,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二是高温破坏了叶绿素分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为了探究是否存在原因二,请利用上述光照强度1000Lx 时的D、F两组水稻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两种结构,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组别

结构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通入气体

加入溶液

CO2

酒精

O2

葡萄糖溶液

O2

N2

葡萄糖溶液


材料二为研究增施O2对温室大棚中响尾蛇辣椒生长的影响,实验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品种

CO2处理

株高(cm)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7天

14天

21天

响尾蛇辣椒

对照

75

88

104

18

处理

81

97

114

34


(1)材料一中结构①和②分别指____________,乙组所添加的溶液(“?”处)最可能为___________
(2)材料一甲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细胞呼吸,根据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对比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材料二中实验者于上午7:00~10:00监测了对照组大棚中CO2浓度和O2浓度,发现该时间段CO2浓度在下降,而O2浓度在上升。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给辣椒种植户提出提高产量的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
2022-01-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
4 . 沙尘暴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某植物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及O2产生量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总叶绿素含量(mg/g)

气孔导度相对值(%)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对照组

4.71

94

5.54

实验组

3.11

65

3.69

(1)沙尘暴导致云杉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表中净光合速率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表示。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叶肉细胞中C3(三碳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可推知沙尘暴对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影响更大。
(2)与在自然界中相比,该种植物在富含CO2的实验室条件下养殖时,其光饱和点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
(3)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科研人员推测用ALA处理云杉能缓解沙尘暴对其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为b时,水稻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O2释放量,理由是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人员以某植物幼苗为材料,施以不同量的氮肥,探究氮素水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测定的最大表观光合速率时对应的各组数据(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

组别

氮素水平(mmol·L-1

叶绿素含量(μg·g)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L·L-1

表观光合速率(μmol·m-2·s-1

A

5

86

0.68

308

19.4

B

10

99

0.78

304

20.7

C

15

103

0.85

301

21.4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据表可知,本实验中,表观光合速率是通过测定______CO2的吸收量来表示,当达到最大表观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CO2的来源是______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其产生的NADPH为三碳酸的还原提供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作为原料用于______的合成。若在叶绿体外形成1分子蔗糖,则该细胞产生了______分子三碳酸。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提高氮素水平,表观光合速率增加,推测原因可能是氮含量增加引起______,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增强;A组的表观光合速率较B、C组低,气孔导度______(填“是”或“不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原因是______
2023-02-03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6 .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78
温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开始时CO2量(g)5.05.05.05.05.05.05.05.0
12h后CO2量(g)4.55.13.55.41.95.92.0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____,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________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__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5)如果用图(二)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5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
7 . 为了了解番茄的生理特征,某兴趣小组在一定浓度CO2和适宜温度(25℃)下,测定番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相等时光照
强度(k1x)
光饱和时光
照强度(k1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h-1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h-1
39328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番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9k1x时,番茄的根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_____
(3)已知光合作用固定CO2与产生O2的物质的量相等。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番茄产生的O2量为_____mg·100cm-2·h-1(保留一位小数)。
(4)下面甲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番茄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_____(填“早于6点”“始于6点”或“晚于6点”);BD段CO2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原因是_____;一天之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是曲线中的_____点(填字母)。
   
(5)乙图表示空气中CO2含量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X、Y对应的CO2含量下,叶绿体中ATP生成速率的关系为_____(填“X>Y”、“X=Y”或“X<Y”)。
2024-03-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受到周围环境遮荫时,植株会表现出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等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避荫反应,如图1。研究人员模拟遮荫条件,对番茄植株的避荫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

相对叶绿素含量

节间距(mm)

正常光照组

34.02

11.25

遮荫组

28.01**

20.71**


注:**表示遮荫组与正常光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1)提取后的色素用__________法分离,可以观察色素种类。定量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中用来测量吸光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白天,玉米叶肉细胞不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
A.类囊体B.叶绿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
(3)红光(R)和远红光(FR)比值的变化是引起植物产生避荫反应的重要信号。植物叶片会选择性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不吸收远红光。当种植过密时,下层植物叶片接收到的R/FR比值会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根据图1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遮荫条件造成番茄果实产量减少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遮阴组的光照强度下降,光反应减弱
B.遮阴组节间距显著增加,有利于单位叶面积的光能转换效率提高
C.遮阴组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为碳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
D.遮阴组用于节间和叶柄的营养生长增多,用于番茄果实发育的有机物减少

图2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X,对CO2的亲和力极高,几乎能把空气中的CO2完全利用,三碳酸将CO2固定形成四碳酸,将CO2传递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着正常的碳反应,而番茄缺乏酶X。图3为研究小组在夏季晴朗的某天,测得玉米和蕃茄的净光合速率。

(5)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酶X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趋势。
(6)图3中,与12:00时相比,18:00时,玉米的光合作用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7)图3中,12:00时,该地光照强度最强,温度很高,此时蕃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升高,联系题图信息,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2-12-2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农科院对培育的某新型经济作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表、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图1表示该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不同叶龄时的净光合速率与B点时的比值)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充分展开;图2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时的总光合量和净光合量。]
光照强度/klux0246
O2释放量/(uL·cm-2·min-1-0.200.20.4
光照强度/klux8101214
O2释放量/(uL·cm-2·min-10.81.21.21.2
   
(1)由表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klux时,该作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μL⋅cm-2min-1。实验条件下,该作物的光饱和点为___
(2)图1中AB段相对光合速率上升,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原因是___,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在B点对叶片喷施适量___可延缓相对光合速率的下降。
(3)由图2分析,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约高于___℃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
(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该温室作物白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是___
2024-02-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为5℃时,该植物幼苗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4C的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过程,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和→表示)。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2+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移动。
(3)据图分析,图中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据图分析,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选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在__________℃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实验。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叶绿素),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选填“不显著”或“显著”)。

2024-01-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一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