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题型02 直方图类-冲刺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6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实验与探究、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新方法。为探究生物碱NB 和黄酮CH对降血糖的效果,现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灌胃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实验结果见表1。另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神经元中蛋白异常,导致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异常蛋白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 cPKCγ调控。将离体小鼠神经元细胞分别置于等量的 5mmol/L 葡萄糖溶液中(可模拟正常小鼠的体液环境),A 组培养液不处理,C组培养液中加入高浓度葡萄糖溶液1mL,B组培养液中加入等浓度的 X 试剂1mL(已知X对细胞自噬无影响),图2为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 1

组别(10只/组)

给药量(mg/kg)

餐后血糖水平(nmol/L)

0h

0.5h

1h

2h

生理盐水

-

4.37

11.03

7.88

5.04

NB

4.0

4.19

7.15

6.82

5.20

CH

4.0

4.24

7.62

7.20

5.12

NB+CH

4.0+4.0

4.36

6.37

5.49

5.03

A.表 1中,每组设置 10只小鼠是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
B.图2中,B组实验结果可排除渗透压的变化对 C组的干扰
C.表1中,NB 和 CH 在降血糖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作用时间越长二者降血糖的效果越好
D.图2中,高糖环境下蛋白激酶 cPKCγ能降低细胞自噬水平,可使糖尿病小鼠记忆力提升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不同作物间作可以改变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科研人员将金盏菊-小白菜间作,比较了间作和镉污染处理下的金盏菊和小白菜植株镉含量(图1),以及间作条件下金盏菊和小白菜对镉的竞争比率(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可知,镉污染处理下,植株镉含量表现为金盏菊间作高于单作,小白菜间作低于单作
B.图2中,与小白菜相比,金盏菊可能具有更强的镉竞争能力,导致了间作条件下小白菜对镉的吸收低于单作
C.间作时,金盏菊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吸收大量镉,并在细胞内积累,不易被分解
D.镉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种现象也是全球性的
3. 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先天性免疫对中耳起着保护作用。当炎症发生时,这种保护性反应被破坏,导致中耳的免疫失衡,表现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数量比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OME的发生可能与Treg/Th17的免疫失衡有关
B.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涉及到机体中免疫系统的应答
C.先天性免疫是非特异性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D.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如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 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 示的含义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023-12-23更新 | 884次组卷 | 5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检测生物试题
5. 某小组以拟南芥原生质体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IAA)、组蛋白乙酰化及R基因对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野生型(WT)和R基因突变型(rr)的原生质体分别经下表不同条件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培养材料中R基因表达量,并统计愈伤组织形成率,结果如题15图所示。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原生质体

培养条件

WT

培养基

WT

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

rr

培养基

rr

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

WT

培养基+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

A.R基因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提高愈伤组织形成率
B.组蛋白乙酰化不利于WT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
C.组蛋白乙酰化通过改变DNA碱基序列影响R基因表达量
D.若用IAA合成抑制剂处理WT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形成率将下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GA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ABA)能抑制种子萌发。某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组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所得结果如图所示(6-甲基嘌呤是一种mRNA合成抑制剂)。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A.ABA与GA对α-淀粉酶的合成表现为协同作用
B.6-甲基嘌呤能抑制GA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
C.植物生命活动受基因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调节
D.推测ABA通过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mRNA的合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棉花幼苗,可得到多倍体植株提高产量
B.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①②,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
C.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D.据表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
8. 油菜素内酯(BR) 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在植物抵抗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人工合成的 BR 类似物,为探究EBR 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 1 为无铜离子胁迫, 对照组2 为120μM Cu²+处理+0mg. L¹EBR
B.一定浓度的EBR 可以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C.三种浓度的 EBR 处理均可以增加葡萄幼苗体内脱落酸的含量
D.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影响过程中,EBR 和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9. 低温胁迫能引起细胞中过氧化物增多而对细胞产生损伤,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可以减少细胞中的过氧化物。研究人员将大豆种子分别在常温(25℃)下萌发24h(T24)和48h(T48)后转移至4℃低温胁迫处理24h,而后转移至常温继续发芽至第5天,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浸种处理(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对大豆种子萌发和SOD活性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和低温胁迫前的培养时间
B.萌发大豆种子遭遇低温的时间越晚,使用褪黑素处理的效果越差
C.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SOD的活性来缓解低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D.T48处理组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褪黑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率表现为促进作用
2024-02-23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10. 由于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和使用含铜量较高的农药、饲料、化肥等,使得铜离子在农田中积累,造成土壤铜污染,从而影响植物生长。为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类似物)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根系总长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EBR可以抑制葡萄幼苗根系的生长
B.对照组1不用铜离子处理;对照组2用120μM铜离子溶液处理
C.需要先进行预实验确定正式实验过程中施加的2,4-表油菜素内酯浓度
D.2,4-表油菜素内酯与油菜素内酯相比的优势是可较长时间内持续起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1.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T1组)、脱落酸(ABA,T2组)、生长素(IAA,T3组)和赤霉素(GA,T4组)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分析各条件下功能叶部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并统计各种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得到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表1   外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       

处理

与对照相比增减/%

花芽分化率/%

CK

0

T1

19.33

T2

16.27

T3

2.09

T4

   

A.香草兰花芽的分化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B.取样日花芽中的细胞分裂素对IAA含量的影响最大
C.表中T1到T4的结果表明,6-BA能催化花芽细胞的分化
D.表1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激素浓度、枝条的生理状况等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依赖,2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
B.综合分析两图可知,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必须依赖胰岛素
C.模型鼠中的FGF1与胰岛素协同发挥降糖作用
D.FGF1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受体活性或增加数量、畅通信号传递等改善胰岛素抵抗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3.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图(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进入成年,9+时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数据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处理获得
B.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C.种群的年龄金字塔中有一条中线,该线代表每一个年龄组中间年龄的个体数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约为1∶1∶1
2020-04-1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生物试题(4)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题表所示。研究者调查了某草地生物群落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占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的比例,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E

频度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A.调查发现E频度级中的植物甲不是优势种,则甲种群可能密度小,分布范围广
B.若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20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160种
C.若研究植物乙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D.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会发生演替,其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干扰环境变化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十字花科植物可分泌芥子油苷防御害虫,而经过长期的演化,小菜蛾幼虫可抵御这种毒素,成虫将卵产于叶片上,孵化出的幼虫以叶片为食。芥子油苷同时还能吸引小菜蛾的天敌,研究者比较了小菜蛾成虫在两种植物叶片上的产卵量(见下图),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芥蓝真叶的叶片表面有蜡质,青菜真叶表面无蜡质,二者的子叶表面均无蜡质,子叶与真叶形状由功能决定的
B.如果要验证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是否与表面有蜡质相关,可除去芥蓝真叶右侧的蜡质,统计左侧和右侧的产卵量
C.蚕豆(非十字花科)植株不能吸引小菜蛾成虫产卵,且小菜蛾幼虫不能在蚕豆植株上存活,可以在芥蓝田中间隔种植蚕豆,减少虫害的发生
D.芥子油苷不是植物激素,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6. 科研人员对内蒙古干旱区天然杜松林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第Ⅰ~Ⅲ径级为幼苗、第Ⅳ~Ⅵ径级为中树、第Ⅶ~Ⅷ径级为成树
A.该地区杜松种群径级结构的整体表现为幼苗多,成树少
B.杜松叶片为刺形条状,可减少蒸腾作用,适应内蒙古干旱环境
C.杜松林外貌特征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因此该群落演替过程缓慢
D.调查该地区天然杜松林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7. 为控制害虫的数量,林业部门引入了以害虫为食的某种益鸟,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了为期8年的跟踪调查,该益鸟数量增加倍率λ(当年与上年种群数量的比值)数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期间,益鸟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B.第2年年底,益鸟的种群数量与引入时数量相等
C.第5年时,益鸟的种群数量约为其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D.第6年开始,益鸟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表现为衰退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