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图1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序号表示代谢过程。图2表示两昼夜(48h)温室大棚内CO2浓度和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假定该温室大棚48h内温度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且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若W物质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则W物质表示_____
(2)有氧条件下,③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为_______,该两个过程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氧气。
(3)据图2判断,两昼夜内该植物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__
(4)推测图2中12h时,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答出两点),36h比12h的CO2吸收速率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
(5)为探究外界条件对该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
   
A.该实验属于对照实验,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
B.1、4组对照可以说明秋天低温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使树叶变黄
C.若遇低温天气,可对该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D.1、3组对照说明光照和温度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大
2023-06-18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生物密卷(三)
2 . 研究人员将与CO2固定有关的玉米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并开展了研究活动。图1是在某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下测得的温度对两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1)分析可知,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其表达产物最可能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中,催化_________的生成。
(2)图1中,在光照强度为4~10×102Lux下,限制原种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若适当提高实验温度,重复图1实验,则b点将向_________(填“右上”、“左上”或“正上”)方向移动。
(3)结合图2信息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25℃时两种水稻真光合速率的大小,理由是_______
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3 . 阳生植物是指要求充分的直射阳光才能生长或生长良好的植物,而阴生植物则是在较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某同学利用一种阴生植物和一种阳生植物进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活动,实验结果如图。

(1)图中代表阴生植物的是曲线_____
(2)光合速率在一定光照强度下会达到饱和,达到饱和时的光合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在该光照强度下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
(3)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图中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为负值的原因是_____
(4)阴生植物通过生活在弱光照环境,发展出了叶绿体基粒大、片层多,叶绿素含量较高,这是一种生物对环境的_____现象。
4 . 某研究小组经实验发现玉米叶片CO2吸收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B.玉米在约33℃时生长速率最快,因为该温度下不进行细胞呼吸
C.温度只影响暗反应不影响光反应,因为光反应过程中没有酶参与
D.温度可通过影响光合酶的活性进而影响CO2吸收速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气中不断增加的CO2溶入海洋,使海水pH下降,从而导致海洋酸化;温度是海洋中赤潮暴发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科研工作者以常见赤潮微藻中的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5℃、10℃、15℃、20℃、25℃、30℃和35℃)和两个CO2浓度(大气CO2浓度LC和高CO2浓度HC),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属于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O2浓度基本不影响叶绿素a的含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被利用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可知,在环境温度为________℃左右时容易发生赤潮,赤潮会导致鱼类死亡,而鱼类死亡后会导致海洋污染更严重,进而使更多的鱼类死亡,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3可知,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高CO2浓度下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高CO2浓度条件下,15℃不一定就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某科研团队以两个甘蔗品种甲和乙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供磷水平(单位为mmol·L-1),以研究磷含量对甘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净光合速率以O2的释放速率为指标,单位为μmol·m-2·s-1)。回答下列问题:

       供磷水平

 净光合速率   

品种       

0

0.1

1.0

10

15.5

17.8

8

11.2

1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净光合速率还可以________为指标。甘蔗品种甲在有氧且黑暗环境下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
(2)从磷参与合成光合作用相关的物质和结构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品种净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供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
(3)假设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当供磷量为1 mmol·L-1时,甘蔗品种乙葡萄糖的积累速率为_____μmol·m-2·s-1。若要测定叶绿体中O2的产生量,则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供磷水平条件下,甘蔗品种甲的净光合速率总比品种乙的大,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5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BT抗虫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后者的棉铃(果实)不容易遭受虫害。左图是棉花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示意图。右图是某农科所测定的Z16和Z30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 m-2s-1)。


(1)就野生型棉花品种Z16而言,当光照强度在400~600 μmol m-2s-1时,左图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①的去路是_______
(2)左图中化合物④是_若突然停止光照,其含量变化是_______。(用“升高”、“不变” 或“下降”表示)
(3)在棉花植株体内,图B过程中生成的糖类可以       
A.运输至果实储存B.在光反应中参与ATP合成
C.转化为淀粉储存D.为根茎细胞分裂分化供能
(4)据右图比较Z16和Z30在光照强度为0~ 100 μmol m-2s-1时的净光合速率,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合理的是       
A.光照强度不足B.光合色素含量过低
C.环境温度过低D.二氧化碳供给量不足
(5)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Z16和Z30的相关生理指标如图(RuBP羧化酶是暗反的关键酶之一)。结合图分析,在光照强度达到200μmol m-2s-1;1后Z16与Z30净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原因_______
8 . 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依图可知,水绵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35 ℃
B.图中水绵细胞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25 ℃
C.每天光照10小时,图中最有利于水绵生长的温度是25 ℃
D.在5 ℃时,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消耗氧气的速率的3倍
9 .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研究人员选用正常掌状叶和鸡脚叶两种叶型的棉花作为材料,在棉花生长关键期分别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两种蔗糖合成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发现正常掌状叶的净光合速率和两种蔗糖合成相关酶的活性都比鸡脚叶大。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来表示。
(2)研究发现,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为了测定并比较两种棉花植株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从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两种棉花植株上选取_________的叶片剪碎,提取分离色素后,比较滤纸条上的_________。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差异会通过影响_________的产生速率,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
(3)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都能催化蔗糖的合成。根据两种植物叶片的测定结果进行推测,正常掌状叶棉花所结棉铃中棉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的产量比鸡脚叶植株的产量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CO2吸收量(实线表示)和黑暗中CO2产生量(虚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25℃相比,植物在40℃时合成的有机物量更少
B.在适宜的光照下,30℃时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最大
C.在适宜的光照下,50℃时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每天适宜光照、黑暗各12小时,植物在30℃时生长最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