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以二倍体马铃薯品系及其经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的染色体加倍个体为试验材料,对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扩繁并移栽,以一定方法于移栽45d至105d内每隔一段时间对两种马铃薯进行相关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同时在盛花期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定得到部分光合特征实验数据如下表:

光合特征

二倍体

染色体加倍个体

光饱和点/(μmol·m-2·s-1

968.83

1094.82

光补偿点/(μmol·m-2·s-1

8.78

8.59

CO2补偿点/(μmol·m-2·s-1

51.67

47.93

(1)光合作用中NADPH的作用是_____;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
(2)据表分析,若将二倍体马铃薯与染色体加倍个体置于同一密闭透光容器内培养,染色体加倍个体固定和转化CO2的能力更______(填“强”或“弱”),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比较分析数据发现,染色体加倍马铃薯移栽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且此期间气孔开度无显著变化,但其胞间CO2浓度呈下降趋势。推测原因是_____
(4)研究表明,马铃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蔗糖经韧皮部运输至块茎细胞转化为淀粉,与葡萄糖相比,以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_____(答出1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市贵阳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八)生物学试题
2 .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是指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研究发现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突变体(ygl)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有差异。
(1)测得两种水稻分别在弱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下图1、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这与其呼吸速率较_________(填“高”或“低”)有关。
②据图分析,为了提高产量,在常年阳光充足、光照强度大的地区,更适合种植______________水稻,依据是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成正相关。但上述研究表明,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ygl) 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WT)。为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研究者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强光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见下表: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

素( mg/g)

RuBP羧化酶含量

(单位:略)

Vmax(单位:略)

WT

4.08

0.63

4.6

129.5

ygl

1.73

0.47

7.5

164.5

注: RuBP羧化酶是指催化CO2固定的酶; Vmax表示RuBP羧化酶催化的最大速率
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光; RuBP羧化酶存在于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具体场所)。
②据表分析,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____
3 .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将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相关仪器测得的室内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利用CO2的速率是______mg/100cm2/h;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2)由图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点。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判断依据是______
(3)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理由是______
2024-05-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4 . 贵州省某林场在板栗林间种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和茶树两旺,该立体农业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板栗和茶树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比值(P/R)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植物B代表__________(填“板栗”或“茶树”),若每日光照12h,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比值(P/R)大于___________时,植物板栗和茶树才可以生长。
(2)据图分析,板栗和茶树适合间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强度大于d时,板栗和茶树的P/R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中利用此环境因素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它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来自树冠不同层的甲、乙两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提取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______
(2)b点限制群体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叶面积系数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是______
(3)农业生产中将叶面积指数控制在______点能获得更多的农产品,控制叶面积系数的方法是______
(4)图乙中c点的含义是______,甲、乙两种叶片来自树冠上层的是______
6 . 为研究CO₂浓度和CO₃浓度上升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甲、乙品种水稻植株各分为4组,在不同大气条件下连续生长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检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

实验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

品种甲

品种乙

55天

65天

75天

55天

65天

75天

对照组(常态大气浓度)

33.0

33.0

33.0

30.2

30.2

30.2

实验组一(高CO₂浓度)

35.3

35.3

35.3

33.3

3.43

3.4

实验组二(高O₃浓度)

31.2

31.2

27.5

26.0

26.0

21.2

实验组三(高CO₂浓度+高O₃浓度)

33.0

33.0

30.1

31.2

30.0

25.2

(注:净光合速率是指在一定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₂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CO₂在叶绿体基质中经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若要进一步获取甲、乙两个品种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还要检测这两个品种水稻植株的呼吸速率,测定光合速率的思路是_________
(3)据表分析,长时间高浓度的O₃对水稻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对________水稻植株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高浓度CO₂可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高浓度O₃对水稻净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
(4)理论上,大气中CO₂浓度不断升高会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是,有科学家认为,大气中CO₂升高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请根据所学知识,从光合作用角度说明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一点)。
7 . 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番茄的生理特征,科研人员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番茄进行呼吸作用时CO2产生量和进行光合作用时CO2消耗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可以被番茄叶片中的色素吸收,分离其绿叶中的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呈现的颜色是______,该色素主要吸收的光是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主要有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3)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填图中的温度),35℃的条件下培养的番茄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4)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测定番茄幼苗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速率。(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实验材料:透明的密闭玻璃罩、CO2传感器、番茄幼苗。
实验思路:______
8 . 为探究某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光照,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自然光下用遮阳网遮光,透过的光占自然光的百分数为透光率(%)
(1)图1表明,植物叶片在透光率25%~75%内,呼吸速率随透光率降低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线粒体中,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催化这一反应过程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在25%透光率下叶片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是___________µmol·m-1·s-1
(3)根据上述结果,初步判断最适合该植株生长的透光率是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4)图3中50%、75%透光率下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同,设计实验验证这种差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
9 . 图甲为某阳生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吸收或产生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植物叶片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单位均为:mmol·cm-2·h-1),图丙是猕猴桃果肉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

(1)据图甲可知,30℃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温度超过B点对应的温度后,CO2产生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其呼吸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DE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超过4klx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光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NaHCO3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研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则控制CO2浓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和温度在该实验中属于___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盆栽植物做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正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定时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土壤中的水可通过_____等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盆栽植物细胞中。
(2)色素提取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_____来代替无水乙醇。
(3)第2~8天叶片有机物含量变化为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4)据图分析,第4~8天实验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至少答2点)。
2023-1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监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