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1 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植物吸收CO₂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Y物质的名称是____
(2)图2 中 a 点状态对应在图1中的生理过程主要有____(填序号),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点向____移动。
(3)图2中c 点状态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mg•h-1•s-1,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影响因素可能是____。( 至少填一种)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玉米叶肉细胞内线粒体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提高,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势能转化成了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基质侧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玉米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
(2)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玉米细胞叶绿体内有一些被称为“脂质仓库”的颗粒,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其中的脂质参与构成叶绿体的___________结构。
(3)为选择适合与玉米套种的大豆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甲、乙两个大豆品种的情况,甲的光补偿点为10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600μmol·m-2·s-1;乙的光补偿点为6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00μmol·m-2·s-1,更适合与玉米套种的大豆品种是___________。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甲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乙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 . 青城山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下图甲、图乙分别表示青城山中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与部分环境因素的关系。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小于L2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它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
(2)图乙中A植物的呼吸速率是______mg/小时·单位叶面积;温度会影响呼吸速率,其机理是______
(3)图乙中,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小时·单位叶面积;此时B植物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4)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外界光照强度。若突然大量减少CO2的供应,则图乙中A植物的光饱和点向______移动,原因是______
2024-01-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4 . 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轮藻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数据。据表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轮藻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B.第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最多
C.第二组轮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5mg
D.四个组中轮藻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024-01-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巨菌草是我国科学家培育的“饲草之王”,具有抗逆性强、营养丰富、产量高、利用周期长等优点。巨菌草叶多且大,在强光下生长极快,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35℃,温度低于7℃时会停止生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巨菌草利用光能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
(2)结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种生理过程,说明巨菌草在温度低于7℃时会停止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3点)。
(4)巨菌草在强光环境中生长极快,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结合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分析,强光环境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较多的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促进暗反应对CO2的利用,从而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二是结合巨菌草的特点分析,具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