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测定某一新鲜叶片新陈代谢速率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缓冲液用于调节CO2的量,以模拟空气中CO2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设置恒温水槽可避免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B.若只用18O标记小室外水槽中的水,则不能够检测到18O2
C.光照强度为零时,能测出呼吸速率
D.通过该装置不能得出叶片的总光合速率
2 . 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___
(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主要来源为___;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___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___反应,最后生成(CH2O)。
(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
(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且___浓度效果更为显著。
2024-05-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十校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探究某植物叶片昼夜酸度变化趋势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出下图甲、乙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O2和利用CO2的场所均为叶绿体基质
B.在低CO2浓度处理条件下,叶片酸度变化规律是夜晚升高,白天降低
C.在低CO2浓度处理条件下,叶片中苹果酸变化规律是夜晚积累,白天消耗
D.由实验可知,该植物叶片昼夜酸度变化可能与苹果酸消耗时产生的CO2有关
2024-05-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4 . 下图1是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相关结构,a~e代表相关物质,①~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该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两昼夜内CO2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两种细胞器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答出2点)。物a代表的物质有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将图2装置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刻度毛细管中的液滴会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若利用图2装置测定图1中①~③生理过程的速率,该装置必须进行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
(3)图3中植物在这两昼夜内能否生长,可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
2024-05-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硅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调节植物光合能力和蒸腾特性,增强作物抗倒伏、抗干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增施外源硅有利于弥补植株对硅吸收的不足,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以花生品种“鲁花9号”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浓度的硅肥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叶绿素/(mg·g-1

净光合速

率/(μmol·m-2·s-1

胞间CO2

度/(μmol·mol-1

气孔导

度/(μmol·m-2·s-1

CK

2.07

18.57

319.82

344.07

S1

2.14

18.86

306.49

376.92

S2

2.31

19.43

278.33

432.71

S3

2.56

21.48

254.16

470.85

S4

2.39

21.03

268.94

426.92

注:CK为对照组,硅肥浓度为0mmol/L;S1硅肥浓度为0.15mmol/L;S2硅肥浓度为0.95mmol/L;S3硅肥浓度为1.75mmol/L;S4硅肥浓度为2.55mmol/L。
(1)常用___________提取花生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用于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硅肥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与___________有关。
(2)若要测量花生叶片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测量其呼吸速率,该操作需要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影响花生呼吸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营养物质的基础,光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作物后期产量的高低。S1~S3组随着硅肥浓度的增加,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如果用有机物含量的变化验证该实验结果,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6 . 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之一。实验小组研究了水温和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叶绿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分析图1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低光强条件下叶绿素a的含量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
(2)分析图2结果,与低光强相比,高光强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____,原因是____。与25℃相比,30℃条件下黑藻放氧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
7 .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气候箱,以某品种草莓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定期对叶片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草莓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需要用到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层析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为____________的是叶绿素a,该色素分布的部位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反应时需要暗反应提供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由图1、2可知,相对于低温处理,在低温弱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得更明显,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12-18d之间,对照组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内部因素为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在植物体内,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若要验证“源”、“库”之间存在上述物质代谢关系,可以使用14CO2饲喂草莓叶片,检测_____________

   

(4)光合产物从“源”向“库”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式运输,若该过程受阻会导致叶绿体中的淀粉积累,进一步会导致_____________膜结构被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的进行。
8 . 如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已知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乙是____________。①~⑤过程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______
(2)据图2可知,与20℃相比,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当CO2浓度低于400μmol⋅mol-1时,15℃条件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高于28℃下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小组测定了银杏叶片在28℃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氧气浓度

2%

20%

CO2的吸收速率(mg·cm-2·h-1

23

9

为了探究氧气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产生影响,在表中数据的基础上,可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相应氧气浓度下银杏叶片的呼吸速率。假设在温度为28℃的情况下,氧气浓度为2%时,银杏叶片呼吸速率为Xmg⋅cm-2⋅h-1,氧气浓度为20%时,银杏叶片呼吸速率为Ymg⋅cm-2⋅h-1,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八)
9 . 蝴蝶兰因其花姿优美、花色艳丽成为国际花卉市场最受欢迎的兰花之一,图1所示为蝴蝶兰细胞内进行的部分代谢过程,图2表示位于不同地区的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蝴蝶兰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只有PEP
B.夜晚蝴蝶兰叶肉细胞液泡中的pH可能低于白天
C.C类植物在一天中12时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图2中A曲线可表示蝴蝶兰在晴朗夏季的CO2吸收速率日变化
2024-04-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七)
10 .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逆境如高温、强光、干旱等已成为作物生产的主要环境胁迫因素。小麦在关键发育期若遭遇强光、高温等逆境天气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发现,玉米比小麦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更强的抗高温、强光和干旱等逆境胁迫能力,为了提高小麦抗强光等逆境的能力,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玉米体内的PEPC基因和PPDK基因导入小麦体内,获得了转基因小麦,并利用转基因小麦和非转基因小麦(野生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转基因小麦

野生型小麦

自然光照

强光照

自然光照

强光照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 m-2s-1

28.14

23.46

26.32

20.35

叶绿素含量

5.27

4.70

5.05

4.19

气孔导度(mmol H2O m-2s-1

296.67

261.25

287.25

225.96

胞间CO2浓度(μmol mol-1

236.25

265.33

248.00

290.67

抗氧化酶活性

332.90

463.13

319.48

401.39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要去掉叶脉,然后将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并向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其作用为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物质使研磨更充分。
(2)据表分析,强光照时,胞间CO2浓度__________,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
(3)植物遭受逆境胁迫后,体内产生的大量活性氧等物质会攻击生物膜,抗氧化酶能够清除活性氧,据此分析,强光照使小麦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与叶绿体的__________结构受到破坏有关,若要证明该原因,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
(4)据表分析,转入PEPC基因和PPDK基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小麦耐强光的能力,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