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黄连木(2n=30)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科研人员用秋水仙素对黄连木种子诱变获得四倍体植株,培育抗性更强的黄连木新品种。
(1)科研人员用秋水仙素对黄连木种子诱变获得四倍体植株。已知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秋水仙素直接影响的分裂时期是___(单选)。
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

(2)为了探究秋水仙素诱变黄连木种子的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实验组是___,检测的指标是___(编号选填)。
①未经任何处理的黄连木种子
②经无菌水浸泡处理不同时间的黄连木种子
③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同时间的黄连木种子
④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相同时间的黄连木种子
⑤处理后的黄连木种子出苗率
⑥处理后的黄连木幼苗变异率
(3)若观察四倍体黄连木植株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分生区细胞,理论上可观察到染色体共有___条,此时染色体的行为是___(编号选填)。
   
下表和下图为生长4个月后二倍体和四倍体黄连木植株的生理参数。
黄连木叶形、色素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比较
类别叶宽(mm)叶厚(mm)叶绿素总量(mg·g-1类胡萝卜素(mg·g-1游离脯氨酸(μg·g-1可溶性糖(mg·g-1可溶性蛋白(mg·g-1
二倍体14.041.220.700.1919.11119.862.73
四倍体21.542.111.270.2327.96167.495.16

(注:SOD和POD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过多的自由基对细胞有害)
(4)据表数据分析,快速区分两种黄连木植株的方法是___
(5)据表、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与二倍体黄连木植株相比较,四倍体黄连木植株的优势是___(多选)。
A.吸水能力强B.吸光能力强
C.抗自由基能力强D.抗病虫害能力强
2 . 下图1是细胞周期中四个阶段(G1、S、G2为分裂前的间期,S期完成DNA复制,M表示分裂期)和五个检查点,其中检查点受调控因子控制。细胞DNA链断裂或出现新的DNA单链通常是DNA产生损伤的起始信号,会被检查点感知蛋白P53探测到后启动修复。图2是某个检查点的DNA损伤后的检查和修复机制,修复后的DNA才可进入细胞周期的下一阶段进行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所示细胞周期的起点是S期结束时
B.图2的检查机制最可能发生在图1的检查点3
C.图2中P21可能是调控因子,其表达发生在M期
D.图2中DNA修复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2024-01-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3 . Hela细胞是1951年从一位宫颈癌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宫颈癌细胞,是一种具无限繁殖能力的“永生”细胞,至今仍在分裂增长。左图为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及各时期时长,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Hela细胞。

(1)Hela细胞的增殖方式为_____。据左图判断,Hela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_____小时。一个Hela细胞在培养48小时后理论上得到的细胞数量是_____________个。
(2)下列细胞变化中,有利于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右图中细胞A正在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DNA自我复制③染色质螺旋化④出现细胞板⑤核膜与核仁的消失
(3)若Hela细胞在分裂时,纺锤体组装错误,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推测:分裂结束后产生的细胞可能存在的异常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条)宫颈癌是目前女性肿瘤中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它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够感染人体的皮肤和黏膜。
(4)研究表明,TR蛋白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可能具有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借助某些技术来抑制TR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合成,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分析结果可知TR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促进/抑制)细胞增殖,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对于人体而言,细胞增殖的意义有_____。
A.有利于人体生长
B.弥补机体中衰老死亡的细胞
C.增加结构更多样的细胞
D.增加功能更多样的细胞
2024-01-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2n=40)的睾丸中各种细胞进行核DNA含量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精原细胞的核DNA含量为2C)。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细胞中核DNA含量3C对应细胞周期中的____期。核DNA含量为1C的细胞名称是____
(2)某小鼠的基因型为AaXBY(等位基因A、a位于8号染色体上),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的配子。该异常配子形成的可能原因有____
A.8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分裂I后期时未分离
B.8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未分离
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分裂I后期时未分离
D.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未分离

(3)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某同学在显微镜下对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并拍摄了部分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减数分裂的顺序用字母和箭头对图2中细胞进行排序:____

科学家通过刺激雌鼠甲的卵子有丝分裂,培养了卵生胚胎干细胞,然后修改该细胞的基因,使这些细胞具备精子的功能,最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雌鼠乙的卵子,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两个“母亲”的幼年小鼠。
(4)根据以上资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得到的子代小鼠都是雌性
B.培养得到的卵生胚胎干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得到的子代幼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雌鼠乙的卵子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的细胞质

(5)正常情况下,在受精卵发育为健康幼鼠的过程中可发生的事件有____。(填编号)
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分裂 ③细胞凋亡 ④细胞分化 ⑤细胞衰老
(6)对比百合根尖细胞和小鼠肠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发现,二者在胞质分裂、纺锤丝发出上有差异,与这些差异相关的结构是____
A.中心体B.细胞壁
C.核膜D.染色质
2024-01-02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一下·安徽马鞍山·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5 .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示意图,此过程发生在(  )

A.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2023-12-12更新 | 634次组卷 | 69卷引用:考点5:细胞的生命历程重点练-2021-2022学年上海市高一生物沪科版(2020)期末总复习(必修一)
6 . 毛发生长具有周期性,每个周期包含生长阶段、衰退阶段、休止阶段。生长阶段,毛囊干细胞(HFSC)分裂,可分化为毛囊细胞(HFC),使毛发生长;黑素干细胞(MeSC)分裂,可分化为黑素细胞(MC),对毛发着色。衰退和休止阶段,未发生分化的HFSC和MeSC进入休眠状态,HFC和MC程序性死亡,毛发停止生长并脱落。新一轮生长周期产生新毛发,需重新着色。一般情况下,HFSC和MeSC会在动物年老时耗竭。
(1)从分化潜能上分析,HFSC属于________。
A.单能干细胞B.多能干细胞C.诱导性多能干细胞D.胚胎干细胞

(2)图1中,正常的MeSC和MC中均能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编号选填)

在精神压力下,机体会合成某些物质以兴奋神经系统、提高代谢水平应对压力。但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毛发正常生长,引起脱发、白发。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相关调节机制如图2所示。(→为促进,为抑制,①②为调节过程,abc为物质,?为未知过程)

(3)下列蛋白质的加工、分泌过程与Gas6蛋白类似的是_________。
A.血红蛋白B.唾液淀粉酶C.ATP合酶D.胰岛素

(4)据图推测,NE可能是一种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酶          ②激素          ③抗体          ④抗原          ⑤神经递质          ⑥淋巴因子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能够得出的是_________。
A.①作用持续时间大于②B.①作用速度快于②
C.a的受体只分布于垂体细胞D.c的受体只分布于成纤维细胞

(6)研究发现,在精神压力下,小鼠毛囊中的MeSC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综合有关信息,推测图中NE对MeSC的未知作用过程应是______。
A.促进分裂B.抑制分裂C.促进分化D.抑制分化

(7)设计实验验证图调节机制。取生理状况相近的黑色小鼠若干并分为四组,处理方式如表所示,请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编号选填)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现象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现象

对照组

不作处理

毛量正常毛色黝黑

实验组1

长期束缚

____

实验组2

切除肾上腺

___

实验组3

切除肾上腺并长期束缚

____

(长期束缚可给予小鼠精神压力)
①毛量正常、毛色黝黑          ②毛量减少、毛色变白          ③毛量减少、毛色黝黑
④毛量增多、毛色变白          ⑤毛量增多、毛色黝黑          ⑥毛量正常、毛色变白
(8)综合有关信息,阐述长期精神压力导致小鼠毛发改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
22-23高二上·上海·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研究表明,过量的黄嘌呤会导致已分化的少突胶质细胞活化并增殖。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黄嘌呤诱发少突胶质细胞增殖”的依据是(       

不同时期的少突胶质细胞占比
A.细胞周期缩短B.分裂间期时间缩短
C.DNA复制期延长D.G0细胞占比减少
2023-10-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图1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2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7中的______(填字母)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2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图2中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图1中______(填字母)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C图像细胞核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解释这种变化具有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用含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
   
(6)细胞分裂具有周期性,请在数轴上画出一个细胞周期,并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开始和结束的位置。____________
(7)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细胞周期的时间为______,分裂间期的时间为______
9 . 在设计课题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听到实验中心的老师讲“斑马鱼很好养”,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询问老师后得知,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研究小组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Ⅰ~Ⅵ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2)据图1分析,ZF4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D.克隆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Ⅰ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本质是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

        所处时期


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5及已学知识分析,在未被病毒感染的正常ZF4细胞中,Ⅳ和Ⅵ两个过程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编号选填)
   
(6)图1中Ⅲ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1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从而分解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结构。图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据图1推测,Ⅴ所需的酶最可能是______。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8)图1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9)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2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Ⅲ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Ⅵ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抑制Ⅴ来增加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Ⅴ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2023-07-0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黏膜层或粘附于胃上皮细胞,会引起消化不良、胃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该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CO2。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是否感染Hp: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约30分钟后收集其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3CO2。下图为A、B、C三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1)幽门螺杆菌的结构模式图是图中的A、B、C中的______
(2)图的A生物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A.③B.⑤C.⑥D.⑧
(3)图中,A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图中的编号______所示结构中。
A.2B.3C.4D.5
(5)下列结构能正确表示幽门螺杆菌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是______
A.   B.   
C.   D.   
(6)细胞核是人体胃腺细胞储存遗传信息的主要场所,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细胞核所具有的结构,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①表示核膜,由双层膜结构组成
B.②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③是核仁,与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是核孔,是细胞核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7)幽门螺杆菌与人体胃腺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A.细胞质膜B.线粒体C.核糖体D.细胞质基质
(8)关于13C呼气检测,以下叙述合理的是______
A.Hp含有DNA和RNA
B.感染者吹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C.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胃部上皮细胞不产生脲酶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9)胃腺分泌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原,研究发现,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与内质网中的伴侣蛋白结合而被“扣留”,正确折叠后方可离开,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会进入内质网腔中进行加工
B.伴侣蛋白与图中内质网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受体被活化
C.若蛋白A是胰蛋白酶原,则还需高尔基体对其进一步加工
D.伴侣蛋白mRNA可运出细胞核,而伴侣蛋白基因不能运出细胞核
(10)下图表示在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时,血液中白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隙到达感染部位的一种方式,据图可知细胞质膜具有______
   
①一定的流动性                    ②全透性                           ③信息交流功能
A.仅①B.仅②C.仅③D.仅①③

某学校兴趣小组查找文献后提出了“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导致胃壁细胞死亡溃烂”,为了验证该想法的正确性,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1)某学校兴趣小组查找文献后提出了“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导致胃壁细胞死亡溃烂”,上述思维过程在生物学探究中属于______
A.作出假设B.设计实验C.分析数据D.得出结论
(12)补充完整图甲、乙两组实验,其中A、B分别是______
①无菌水             ②幽门螺杆菌③滤液Ⅰ             ④滤液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7-0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