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将某二倍体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32P标记,然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后的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
B.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
C.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2 . 图甲、图乙是某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模式示意图,图丙A点时用32P标记同一只果蝇某细胞所有核DNA分子的双链,然后将其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丙中的DE段、GH段
B.图甲、图乙中的细胞分别含有2个、1个染色体组
C.CD段细胞中有2条或4条X染色体
D.IJ段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条数是4
3 . 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2n=4)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1所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动物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填数字序号),②细胞内同时出现A和a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2)图2中,处于HI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位于______段,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导致图1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是______(用图1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若使用15N标记的培养液来培养该动物某个细胞,则该细胞分裂进行至图1中②时期时,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条。
(4)科学家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黏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黏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则黏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______(填图1中数字)。
2023-06-30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星射线相连,如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星射线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否进入到后期可能与来自两极星射线的均衡拉力有关
B.Mad2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并于有丝分裂前期可结合到着丝粒上
C.Mad2蛋白功能异常,细胞将在染色体错误排列时停滞在分裂中期
D.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5 . 学习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精原干细胞的命运
在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SSC)的命运分两种,一种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新;另一种是在维甲酸(RA)的刺激下启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精子发生的关键。
SSC在睾丸内各种胞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结合SSC胞内关键基因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对SSC命运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图1)。研究者发现,gdnf基因表达的GDNF蛋白是维持SSC数量的重要因子,该基因广泛表达于睾丸内多种细胞。缺失一个gdnf等位基因的小鼠出现SSC耗竭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的小鼠SSC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并且无法响应RA的刺激进入减数分裂。表明GDNF能维持SSC的有丝分裂,并拮抗其进入减数分裂。
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前,睾丸内的支持细胞可以表达RA降解酶来降低睾丸内的RA水平,使减数分裂无法启动。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如:黏连蛋白复合体REC8和RAD21L,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作用效果如图2。

SSC的分裂是人和动物繁衍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相继发现了众多与SSC分裂相关的调控基因和功能蛋白,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及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以完善其调控网络。
(1)减数分裂过程中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的是______分裂,该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根据REC8和RAD21L两种黏连蛋白的功能推测,Rec8和Rad21L两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的时期和两蛋白质降解的时期可能的是______

选项

Rec8基因表达

REC8蛋白降解

Rad21L基因表达

RAD21L蛋白降解

A

MI中期

MII后期之前

MII前期之后

MII后期之后

B

间期

MII后期之前

MI前期之前

MI后期之前

C

间期

MI后期之前

MII前期之后

MII后期之后

D

MI中期

MI后期之前

MI前期之前

MI后期之前

注:MI为减数分裂I;MII为减数分裂II
(3)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对GDNF存在剂量依赖性,原文中的依据是:______
(4)哺乳动物性成熟之后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SSC启动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随着该过程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请从稳态平衡的角度利用文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
(5)你认为对哺乳动物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调控机制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______(答出一点)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的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基因活性以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分子机制:体内氧气浓度较低时,缺氧诱导因子HIF开始调控,诱导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EPO开始活跃地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应对人体缺氧的变化。
1.人体适应不同氧气水平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关键基因及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EPO基因是造血干细胞特有的基因
B.HIF蛋白在富氧环境中可能会被降解
C.HIF蛋白对人体内氧浓度变化很敏感
D.HIF控制途径的发现为治疗贫血提供新的思路
2.促进红细胞生成有利于人体适应低氧环境,有关人红细胞生命历程合理的是(  )
A.老年人体内无法产生幼嫩的红细胞
B.红细胞的凋亡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C.成熟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变大
D.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生成红细胞
2023-05-1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对照组

脂质体药物组

游离药物组

药物浓度(mg·kg-1

0

20

35

20

35

肿瘤重量(g)

1.379

0.696

0.391

0. 631

死亡

肿瘤抑制率(%)

/

49.4

71.6

50. 1

死亡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实现抗肿瘤作用
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
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
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
8 . 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部分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32P元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分裂至细胞①所示时期。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正在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D.细胞④和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
2023-05-0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五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蛔虫(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将该蛔虫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遗传物质的异常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只进行减数分裂
B.若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至少经过了三次DNA复制
C.若细胞只有①③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D.若只有①②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1次有丝分裂
10 . 华蟾素注射液是我国经典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为探寻华蟾素注射液抗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理,用华蟾素注射液和肝癌HepG-2细胞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防止细胞培养过程发生污染,培养液中要加入抗生素
B.每隔一段时间需更换1次培养液,目的是防止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C.据图甲可知,华蟾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且只与浓度呈正相关
D.图乙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华蟾素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DNA分子复制
2023-04-26更新 | 1200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9+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