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图表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
B.该细胞所处时期为后期
C.该细胞中含 2 个中心体
D.该细胞中含 8 个 DNA,8 条染色单体
2 .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对小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发育成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如下图1~4所示,其中图3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图4中A、B、C三个细胞,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卵子的异常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发育到MⅡ期
B.图3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
C.该卵子与2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未能阻止多精入卵
D.若图4细胞A包含父系和母系染色体组各1个,则细胞C含2个母系染色体组
2023-10-2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生物试题
3 . 如图A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Ⅰ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对应于图B中的______________区段;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_____________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有4条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若一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_____________个子细胞。图B中i时期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5)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AA分离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______区段;A和B的组合发生在图A的______________细胞中。
(6)下图表示该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行为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B.②过程未涉及染色质(体)中的物质变化
C.③过程不会发生在图A的Ⅰ细胞中
D.图示变化在无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
4 . 真核细胞中,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检验点通过细胞的反馈信号来启动或推迟进入下一个时期。三种常见检验点的功能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检验点

功能

A

评估细胞大小

B

评估DNA是否准确复制

C

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


(1)检验点A决定细胞是否进行分裂,若通过了检验点A,细胞开始进行分裂,据表推测,此时检验点A接受的反馈信号是细胞体积____________。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检验点B与检验点A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检验点C还可评估纺锤丝是否与着丝粒正确连接,则此检验点对有丝分裂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通过检验点B后,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变为____________。从检验点B到检验点C,细胞内染色质丝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
(3)为研究L蛋白和U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观察正常细胞、L蛋白含量降低的细胞(L-细胞),U蛋白含量降低的细胞(U-细胞)的图像,发现L⁻细胞分裂时出现多极纺锤体、纺锤体变小且不再位于细胞中央(见图1),U-细胞分裂期个别染色体没有排列到赤道板上,而是游离在外(图2白色箭头所指)。据此推测,正常情况下L蛋白促进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U蛋白促进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
①细胞完成纺锤体的正确组装②使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③牵拉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研究人员发现,发生异常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死亡方式称为____________
(5)端粒学说认为,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DNA序列会缩短一截,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____________受到损伤会导致细胞衰老。研究发现,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使端粒延长从而延缓细胞衰老,据此分析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5 . 如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体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红宝石眼基因
B.朱红眼、深红眼基因之间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C.精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白眼基因与棒眼基因
D.图中所有关于眼睛颜色的基因彼此之间均不属于等位基因
6 . 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从而阻止染色体移动。下列有关紫杉醇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染色质高度螺旋化B.不影响染色体分布
C.抑制染色质复制D.抑制细胞分裂
2023-07-31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一条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高等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和动物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都属于微管蛋白,它们形成的纺锤体必须有附着支点,即动粒,才能实现对染色体的牵拉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细胞核内会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微管等的合成
B.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央形成一个赤道板,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其中
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体和动粒的共同作用下移向细胞两极
8 . 下图为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①在分裂前期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B.图甲中的②在分裂中期螺旋加粗的程度达到最大
C.图甲中的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解体和再现
D.图乙中的④和⑤将连接在一起,体现出两者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
9 . 下图甲、乙、丙是某些二倍体(2N=4)高等动物个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不考虑细胞发生突变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则a基因在染色体5上
B.乙图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6条姐妹染色单体
D.丁图中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 . 如图为某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1
B.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乙、丙细胞都为次级精母细胞
D.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该时期不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