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84 道试题
1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植物细胞没有溶酶体,所以不会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2)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自噬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无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3)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
(4)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多的是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最少的是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其增加其自身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
(6)科学实验证明,在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元细胞异常死亡的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请从线粒体功能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____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2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如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着丝粒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方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进入后期与来自两极纺锤丝的均衡拉力有关
B.当所有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都消失后,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C.MAD2蛋白功能异常,细胞将在染色体错误排列时停滞在分裂中期
D.某些细胞在染色体排列异常时仍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2024-02-2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3 . 下列有关进化与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应相对性的直接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和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B.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使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生存下来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发生的错误不利于生物形成适应性
2023-11-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一种核酶能催化RNA断裂,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在DNA指导下合成
B.该核酶是一种RNA水解酶,也能催化蛋白质水解
C.只有具有特定碱基序列的RNA才能被该核酶识别
D.该核酶只有形成正确空间结构才能发挥酶的作用
5 . 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SGO蛋白功能的异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其机理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相同
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一定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2023-04-23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生物(江苏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6 . 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请根据该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化学渗透假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用的完整线粒体可以从酵母菌、乳酸菌、猪血细胞等细胞中获取
B.实验结果表明,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高于内外膜间隙
C.加入氧气后,线粒体内膜内外的电位差立即增大
D.碎片化的线粒体内膜溶液在通入氧气时仍能发生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
2.下列有关线粒体中电子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建立在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B.参与电子传递过程的电子载体都具有氧化还原作用
C.维系线粒体内膜两侧质子梯度差的质子载体是跨膜蛋白
D.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直接为ATP合成提供能量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能不高的糖酵解过程是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必经途径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本实验所需的NADH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参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通过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
2023-11-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7 . 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某同学提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该同学利用10-5mol/L生长素溶液、pH为5.0的缓冲液、蒸馏水、酸度计等设计并展开了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应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带有尖端的胚芽鞘作为材料
B.实验需要设置蒸馏水、10-5mol/L的生长素溶液及pH=5.0缓冲液培养组
C.该实验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避免实验偶然性
D.生长素和缓冲液组胚芽鞘长度及H+浓度均高于蒸馏水组时支持该同学结论
8 . 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能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元凋亡增多有关,细胞凋亡引起释放的Ach减少。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对大鼠进行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s

甲组

不作处理

8.76

112.39

乙组

向大鼠大脑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

15.72

149.73

注:鹅膏蕈氨酸与Ach竞争性地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
A.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的目的是构建实验模型大鼠
B.乙组大鼠大脑中Ach发挥作用的效果升高
C.乙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均下降
D.可通过比较两组大鼠大脑中Ach含量来验证

9 . 有科学家团队发现,真核细胞中的DNA聚合酶θ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参与以RNA作为模板的DNA修复过程。与用DNA复制DNA相比,使用RNA模板编写DNA时,DNA聚合酶θ表现得更有效并且引入的错误更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θ的作用是在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B.DNA聚合酶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其可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细胞内DNA聚合酶θ的存在可能会导致mRNA疫苗编码出病原体DNA
D.DNA聚合酶θ在癌细胞中高度表达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和增强癌细胞耐药性的现象,可以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
10 . 真核细胞中,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检验点通过细胞的反馈信号来启动或推迟进下一个时期。三种常见检验点的功能如下,其中检验点甲决定细胞是否进行分裂,若通过了检验点甲,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检验点功能
评估细胞大小
评估DNA是否准确复制
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

A.检验点甲接受的反馈信号可能是细胞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
B.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先经过检验点甲再经过检验点乙
C.处于检验点乙、丙之间的细胞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是1:2
D.检验点丙的意义是确保复制后的染色体能平均分到细胞两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